我家藝人太沒上進心了

第734章 京城暖春

兩人準備帶父母去國家博物館。

京城的天空湛藍如寶石,卻透著凜冽的寒意。

“這大冷天的,去博物館能行嗎?不會凍著吧。”楊媽一邊走一邊擔心地問。

“媽,博物館裡可暖和了,而且裡面的東西可多了,都是咱們國家的寶貝,您去了肯定喜歡。”高芒挽著婆婆的胳膊,笑著解釋道。

楊爸看著身邊的年輕人,感慨道:“現在的孩子啊,能參觀這些文化活動,真好,我們年輕那會,沒有這工夫,那時候滿腦子想的都是能吃飽穿暖。”

“爸,時代不一樣了,現在大家都更注重精神文化的追求,而且國博裡的展品,都是歷史的見證,去看看,能讓咱們更好地瞭解過去。”楊北耐心地說道。

楊北開著車,高芒則拿出手機給父母看國博的介紹和一些熱門展品的圖片,提前預熱。

楊媽看著手機裡精美的文物圖片,不禁發出陣陣驚歎:“這些東西看著就不簡單,以前也就電視上見過。”

到了國博門口,已經有不少人在排隊等候入場了。

楊北和高芒提前預約好了門票,他們帶著父母順利地透過安檢,走進了這座宏偉的文化殿堂。

一進入大廳,寬敞明亮的空間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讓大家感受到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高芒請了一位講解員,準備讓專業的講解為這次參觀增添更多的知識和樂趣。

第一站,他們來到了古代展廳。

講解員從遠古時期的石器時代開始講起,一件件古老的石器、陶器在展櫃裡靜靜陳列,彷彿在訴說著遠古先民們的生活故事。

“你們看,這是山頂洞人使用過的骨針,雖然很小,但製作工藝已經很精細了,說明那時候的人類已經有了縫製衣物的能力。”講解員指著一件小巧的骨針說道。

楊爸仔細地看著展櫃裡的骨針,感嘆道:“以前只在課本上學過,沒想到今天能親眼看到,真是太神奇了。”

繼續往前走,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造型各異的鼎、尊、爵,上面精美的紋飾,彰顯著那個時代高超的青銅鑄造技藝。

楊爸看著一尊巨大的鼎,問道:“這鼎在古代是用來做什麼的呀?”

講解員微笑著回答:“鼎在商周時期,不僅是實用的烹飪器具,更是重要的禮器,象徵著權力和地位。像這尊鼎,很可能是當時貴族在祭祀等重要儀式上使用的。”

在參觀的過程中,楊爸不時地提出各種問題,楊北和高芒也跟著一起學習。

他們看著那些古老的文物,想象著古人的生活場景,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有了更深的認識。

來到秦漢展廳,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複製品讓大家眼前一亮。

雖然是複製品,但依然能感受到那磅礴的氣勢。

講解員詳細地介紹了兵馬俑的發現過程和製作工藝,讓大家對秦朝的軍事制度和藝術成就有了更直觀的瞭解。

“這些兵馬俑每個都不一樣,表情、髮型、服飾都有區別,古人的手藝真是太厲害了。”楊媽驚歎道。

“媽,這些是複製品,真正的兵馬俑在西城呢,等我有時間了帶你們去西城,我們好好看看真正的兵馬俑,很壯觀。”高芒拉著楊媽的胳膊,輕聲說道。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