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國崛起從工業開始

第16章 若不是跟著你們一路,我都不敢相信

“炸藥爆炸時所產生的正激波,其擴散速度能夠達到1200-7000m/s。”

“在正激波所產生的巨大超壓下,飛板前段會率先發生塑性形變。”

“因此,飛板的選擇上,多數為屈服強度較小的材料。”

“在激波掃過後,飛板便會形成向下方高速形變的斜坡,與基板形成了一個撞擊點。”

白楊說著,用兩隻手比作平行的飛板與基板,隨後前段指尖彎曲,率先觸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個銳角形的側壁。

“那留有間隙的情況下,所產生的灰塵問題該怎麼解決呢?”簡孟江問出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畢竟是室外工作,而且還是爆炸作業,大量的灰塵是無法避免的。

若是這些灰塵進入焊接,對於複合板是致命的缺陷。

“我繼續往下說你就清楚了,在兩板一段初步碰撞後,就像是破甲彈的藥型罩一樣,將撞擊點處以1000-10000兆帕壓強,所製造的高溫技術射流引向前方。”

“形成射流定向之後,其強大的動能,便能摩擦去除金屬表面的氧化物和雜質。”

射流洗臉!

“並透過高速撞擊,在兩塊金屬在再次製造激波,在高壓下,激波所掃過的金屬也會瞬間升溫融化。”

“在這期間,不僅能夠完成縫隙間金屬表面的清除,還能形成了焊接條件的液態表面。”

……

聽著白楊的講解,簡孟江與賴處長等人都面露驚歎之色。

“妙啊,真是太巧妙了。”

“厲害,厲害,小楊同志這番設計,不亞於將洶湧的海嘯變成了平緩的波浪啊。”

幾人都被這巧妙的構思和設計所折服。

白楊沒有多說什麼,在系統獎勵技術註解中,這是一名院士所設計的,感到巧妙是必然的。

一行人一邊談論著,一邊朝著工作現場而去。

等到了之後,現場已經被清理完成,技術員們也開始了第一步的測量。

透過兩板之間的焊接情況可以看到,兩板中間焊接的地方如同鋸齒一般,相互糾纏融合在了一起。

簡孟江蹲下身子,仔細的觀察著這一道焊縫。

“這個是因為板材運動期間,飛板撞擊基板時,會有向前的速度分量,因此,已融化的焊接表面便會沿著介面相互錯動。”

“從而形成了KH不穩定性。”

白楊順勢為他解釋了一下。

KH不穩定性又名開爾文-亥姆霍茲不穩定性。

是兩種介質同時在介面上,出現包裹對方的趨勢,從而形成波浪形亦或者卷繞形介面。

“嗯……”簡孟江瞭然的點了點頭。

“報告,白技術員,第一項檢測透過,可進行下一項測試。”

劉麗此時拿著報告走了過來說道。

白楊接過報告看了看資料,這次鈦-鋼在火藥的爆炸下,接觸面完全焊接包裹在了一起,並且無損傷。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熱處理了。

“好,我們回實驗車間吧。”

看到資料沒有問題後,白楊點了點頭,讓工人們將一整塊鈦鋼複合板吊起來,而後離開了工作現場。

……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