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國崛起從工業開始

第77章 這次公開課講的太好了

白楊沒有說的太多,這個時代的學生還具有侷限性,說太多反而不是好事。

當然,這個侷限性跟學生無關,是時代造就的。

再者就是,這是公開課,很多東西不適合在這種場合說出來。

但即使如此,也讓下方的學生和老師們都沉浸其中。

很快,等他講完之後,來到了提問環節。

“下面眾位同學有什麼疑問,可以隨時舉手。”他話音剛落,下面便齊刷刷的舉起了手。

“好,那就這位同學,你有什麼要說的。”白楊指了指前排一個戴眼鏡的學生,讓他起身。

“你好,老師,我叫劉明國!”被點到名的學生有些激動的站來,先是做了個自我介紹,轉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一直在關注白楊老師,在爆炸焊接工藝方面的研究,尤其是結合了兩種特性的複合材料,能夠應對更多惡劣的工作環境。”

“因此,我想問一下,這種爆炸複合材料能否運用到坦克上。”

聽到這話,白楊搖了搖頭。

“並不行,爆炸複合材料工藝是一體式大面積成型,針對坦克裝甲應用並不合適。”

“不過這位同學卻是說出了很重要的一點,坦克裝甲能否採用複合式材料。”

“眾所周知,目前國際上的主流坦克,採用的多數都是均質鋼裝甲。”

均質裝甲是二戰時期,用一種單一鋼材製成的裝甲。

“但是隨著化學、空心裝藥等各種穿甲彈的出現,動輒七八百毫米的均質裝甲就如同紙糊一般。”

“在這方面,許多國家已經放棄了裝甲防禦,轉而投向了機動性與火力。”後期波斯貓的豹1和高盧雞的AMX-30,都是如此。

不過,毛熊沒有繼續拓展坦克的機動性,而是繼續研究複合防禦和火力。

簡單說,就是不斷疊加裝甲厚度和炮彈口徑,造出了“鼠”式那樣的另類。

後面才開始了複合裝甲的研究。

“大家知道穿甲彈,應該就清楚“門羅效應”。”

“而組合式的複合裝甲,類似於夾層一般,根據材料的特性去分配,確實可以在減輕重量的同時,增強防禦能力。”

穿甲彈擊穿坦克裝甲,從直觀的角度看,就類似於高壓水龍頭在沙堆上衝出一個洞。

以高溫融化形成的金屬射流,聚集在一箇中心,形成一瞬間的爆發穿透力。

複合夾層裝甲則是透過一層層的材料,消耗這道動能。

彈芯也就很輕易能夠被阻擋或者偏移了。

鷹醬的貧鈾裝甲,約翰牛的喬巴姆裝甲,都是採用造價高昂的複合夾層裝甲。

聽到白楊的講解,劉明國露出恍然之色。

手中也在不斷的記錄著,他剛剛講述的有關複合夾層裝甲的理念。

還有後世99A的爆炸反應裝甲,不過現在說這些,還是有些早了。

“謝謝老師的解答。”劉明國抿了抿嘴唇,真誠的鞠了個躬,而後坐下來去。

“下面還有嗎?”

“我,我……”

“我想問有關合金材料方面……”

……

“嘿呦,今個軍事工程那邊沒來人,可真是虧大了。”坐在後面的不乏有軍工教授,此時聽著白楊的話,也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尤其是針對坦克裝甲發展方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