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陳文軒被賀紅兵特許休息半天,陪著張璐和周靜秋幹了會活,陳文軒先提前回去了。
今晚要去孫玉厚那邊,第一次上門陳文軒準備回去拿點東西帶過去。
對於書中的孫玉厚一家,陳文軒從心裡來說是很佩服的。
孫玉厚是時代背景下一個樸實的農民,就像萬萬千千個普通的父母一樣,將自己的一輩子奉獻給黃土地,奉獻給自己的子女。
可是光景卻過的越來越差,可能支撐孫玉厚的也就是那句,人,總不能窮一輩子吧!可是祥子到死都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所以沒能擁有屬於自己的車。
不過也正是在孫玉厚這樣的犧牲付出,孫家後面的孫少安、孫少平,還有蘭香才有了一個好的基礎。
多的話不說,陳文軒回到屋裡開始收拾著。
忙碌了一天,陳文軒有點灰頭土臉的,先是燒著熱水擦了一下,接著將晚上的三合面饅頭蒸好,菜也簡單的炒了一個放在了鍋裡溫著。
另一邊,孫玉厚和孫少安說了下,先提前回去準備了。
今晚自己的外甥陳文軒過來,家裡什麼像樣的吃食也沒有,總不能讓文軒和自己一起吃黑饅頭和清湯的稀粥吧。
而且,孫家五六口人就擠在一孔窯洞裡,亂糟糟的,孫玉厚也擔心自己這個城裡的外甥不習慣。
哎!
輕輕嘆了口氣,孫玉厚朝著窯洞走去。
回到屋裡,自己的老母親靠在炕上的被子上閉著眼睛,少平不知道去哪了,蘭香正在院子裡收拾著柴禾。
對於自己的孩子,孫玉厚心裡是十分的疼愛的,讀書又聰明,又懂事,只是自己家裡沒個好光景。
母親快八十歲的人了,之前半癱著最近眼睛得了紅眼病十分的不舒服,孫玉厚尋思過幾天讓少安去公社買點藥回來,公社要是沒有就去米家鎮。
“娘,您休息了,有個事,額和你說下。”
坐在炕邊,孫玉厚拉著母親的手說道。
聽到兒子的話,孫玉厚的母親睜開眼睛,眼睛有些微紅。
擦了下眼睛,老人家坐了起來問道。
“玉厚,今天咱回來這麼早了,啥事了?”
這位光緒二十三年出生的老人,聲音有些微弱。
聽著母親的話,孫玉厚往前湊了些,說道。
“娘,我今天見到我二爸的後人了?”
“啥,德才的後人?”
“嗯”
拉著母親的手,孫玉厚將自己今天的事說了出來。
半響聽完的老人家,眼淚汪汪的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對於這位老人家來說,那年不僅自己的小叔子德才沒有回來,自己孃家那邊也有不少人在這些反亂中喪生的。
“好啊好啊,玉翠那娃如今兒孫也有了,好啊!”
老人家嘴裡反覆的說著,內心也是激動和高興。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