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錦衣衛的老探子都分佈在各個國公府,而親王郡王府的探子都是賈銓上位後新安插的。時間這麼短,探子們根本來不及發揮作用。再加上三皇子如此精明,怎麼會不防備這些新探子?這種關鍵時刻,他恐怕盯得更緊!
賈銓卻毫不退縮,沉聲說道:“無論如何,我們也要查個水落石出!我的弟兄們不能白白犧牲!就算他是皇子,也得為他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他不是喜歡裝弱嗎?那我們就讓他變成真正的弱者!”
“他不是一直覬覦皇位嗎?那就讓他一輩子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半步都靠近不了!我要他活得比老九和老十四還要憋屈!”
“馬上給我查清楚他和漕幫之間的關係,還有他的財務來源!不僅要查京都的,外省的也要一查到底!他的王妃、小妾、管家、老師,一個都不能放過!”賈銓的決心堅定無比,誓要將三皇子的弱點一一揭露。
張群和老三心中湧起一股“士為知己者死”的強烈情感,齊刷刷地跪在地上,堅定地說:“是!我們一定會為大人查個水落石出!”
賈銓點了點頭,示意他們起身,接著問道:“咱們的人在漕幫裡情況如何?能不能用得上?”
這個問題是針對青鴉眾的,而負責這事的正是老三。老三搖了搖頭,有些無奈地說:“雖然剛升了頭目,但很多內部訊息還是摸不到。我覺得現在還不是動用青鴉眾的時候。”
“漕幫自從九龍奪嫡那會兒起就發展迅猛,但內部派系也越來越多,”張群在一旁插話道,“咱們可以從這方面入手,想些辦法。”
“比如說,”張群繼續提議,“如果能挑起漕幫和丐幫的衝突,會不會讓青鴉眾的弟兄們升職更快?只要能升到總堂主或者旗主的位置,才能真正打入內部。”
老三卻搖了搖頭,表示擔憂:“大乾各地確實有不少小幫派,但漕幫可是漕運第一大幫,丐幫則是陸上第一大幫。真要鬧起衝突來,恐怕不好收場。”
“而且,萬一被有心人查出來,不僅咱們麻煩,連大人也會受牽連。咱們做事得小心,也得防備別人查到咱們頭上!”
這些幫派雖然不是武俠小說裡那種江湖幫派,但絕對不容小覷!漕幫看似依附於朝廷戶部的漕運總督衙門,但其實力在歷朝歷代都極為龐大,儘管曾被太祖和高祖兩位開國皇帝連番打擊,但其勢力仍不容小覷。
在隆正帝的年代,漕幫曾經遭受過極其嚴重的打擊。不過,等到太上皇登基後,他急於推動國內的商業發展,於是對漕幫伸出了援手。漕幫這才得以慢慢恢復,逐漸壯大起來。如今,漕幫已經有了十幾萬身強力壯的成員,再加上數十萬的家屬和幫眾,勢力相當龐大。許多沿河地區的官員都在漕幫裡掛個名,做個香主之類的職位。現在的漕幫,已經成了朝廷不得不忌憚的一股力量,因為他們掌控著內陸河流的運輸大權。如果漕幫一旦停工,大乾的經濟將會受到極大的衝擊。這也是隆正帝一直對漕幫心存忌憚的原因,他需要時間來慢慢謀劃如何應對漕幫,所以對三皇子與漕幫的聯絡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三皇子真的能掌控漕幫,那太子之位給他也未嘗不可。
至於丐幫,可不像金老爺子小說裡描寫的那樣光明正大。他們什麼下三濫、下九流的事情都幹得出來,甚至連採生折割這種喪盡天良的勾當也是他們的手筆!然而,朝廷對這群乞丐卻束手無策。你總不能把所有乞丐都殺光吧?也不可能全都養起來,只能在出了大亂子的時候敲打一下,震懾一下他們。
現在,如果漕幫和丐幫真的打起來,一個不小心,恐怕會真的影響到百姓的生活,甚至動搖大乾的經濟根基。賈銓聽到老三和張群的對話,擺了擺手示意兩人安靜下來。然後他閉上眼睛,沉思起來,不停地轉動拇指上的玉扳指。過了一會兒,賈銓睜開眼睛,緩緩說道:
賈銓精心策劃,讓人去漕幫打探丐幫的訊息,同時又派人去丐幫蒐集漕幫的情報。這樣一來,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三皇子,而且他還巧妙地切斷了其他線索。“三皇子的那些門客不能出事,我還有大用!”賈銓冷聲道,“另外,把王青的腦袋送到漕幫在京都的總舵,告訴他們,王青承認自己是漕幫的人。”
接著,賈銓又吩咐錦衣衛和青鴉眾,重點調查是否有外省的人向三皇子進貢,同時也要密切關注順安親王的動向。這順安親王可是太上皇的第九子,當年在戶部任職,至今還有不少戶部的老臣對他忠心耿耿。而且,當年的漕幫對他也是格外殷勤。
張群和老三領命退下,開始執行任務。賈銓則拿起紙筆,迅速地記錄下自己的計劃,用的全是簡筆字,橫向書寫。半個多時辰後,他才放下筆,又仔細地檢查了一遍,確認自己記牢了,便將紙條吃進了肚子。
與此同時,在榮國府的榮慶堂內,賈母目光銳利地盯著容光煥發的王熙鳳,心裡不禁一沉,但面上卻不動聲色地問道:“你倆昨天在那邊玩得可好?銓哥兒有沒有提到去溫泉的事?”
王熙鳳的心臟猛地一跳,心想要壞事!自己明明已經用冷水洗了好幾次臉,難道還能看出什麼破綻不成?倒是旁邊的李紈笑著開口道:
“還好啦,老太太和二老爺剛離開,銓哥兒就被親兵叫到后街去了。溫泉的事也沒來得及說,聽說他今早才回來。”
“昨晚我們陪著姑娘們打了一夜的牌,早上珍大嫂走的時候還打著哈欠呢!”
賈母聽了這話才鬆了口氣,但心裡還是有點好奇:
“鳳丫頭怎麼一晚上氣色就好了這麼多?難道是東府的風水特別好嗎?”
王熙鳳心裡一驚,但臉上還是笑著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