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上一時間安靜了下來。
雖然派去戍邊的人裡有庶子、有旁系子弟,
有的只是去混日子,不指望繼承爵位,
有的甚至是被直接打發出去自生自滅的,
但畢竟都是咱們自己人。
“以前咱們這些家族也不是沒有戍邊的機會,但確實不多。”
“現在好了,我接手了藍田大營,12個營計程車兵都要大換血。”
“其中一半是九邊輪換回來的,剩下三成是原來的,還有兩成我可以做主。”
“你們的意思我明白,但我還是那句話,能吃苦的就來,累死了也別怪我。”
“要是吃不了苦,可以先去謝安那邊,他那個五城兵馬司西城也缺人手。”
“至於銓哥兒的錦衣衛職位,你們就別再提了,這裡面牽扯的事情太多,銓哥兒自己不開口,你們就別多嘴!”
看到牛繼宗這麼維護自己,
賈銓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
見眾人的表情有些變化,牛繼宗哈哈一笑,說道:
“怎麼,覺得我太偏袒他了?實話告訴你們,這小子在九邊可是我的軍師!”
朝堂上,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員們,有八成都是太上皇的老部下!
如今的軍機閣、中書省,甚至連百官之首和勳貴之首,都是太上皇時期的人馬。
隆正帝別說想要罷免三品以上的大員了,就連京城的兵力他都調動不了,調遣一千人以上的軍隊還得去龍首宮請示。
因此,現在大多數臣子都站在太上皇這邊,對於隆正帝,他們並非不擔心,但眼下只能先顧著太上皇這邊的事務。
天上有兩個太陽,朝堂上有兩個主子,最終的結果就是這樣,朝臣們只能選擇一條道走到黑。
賈銓稍微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開國一脈早些年不得重用,反而因此躲過了那場風波。不過,各府的先祖在太祖和高祖時期都立下了赫赫戰功,太上皇對咱們也有幾分情誼。”
“這些年,元平那邊損失了兩個國公、六個侯府,咱們這邊卻一點事兒都沒有。靠的就是咱們手上沒有軍權,不值得別人算計。”
這幾句話說得在場的人臉上都有些掛不住。
早些年九龍奪嫡的慘烈情景,他們還記憶猶新。
太上皇有二十三個兒子,這九個是最有本事的,所以爭鬥起來也最慘烈。
原本賈家還能摻和一下,但其他家族基本就是看客。
誰知道賈家寧國府的賈敬看好的先太子出了事,最後賈敬只能辭官讓爵,去修道了。
雖然沒什麼損失,但也算是無奈之舉。
王子騰直言不諱地指出,問題的根源在於別人根本不看重咱們家族的實力。“再者,儘管太上皇早年對我們有恩,但咱們手中的兵權卻在逐年減少。”
他嘆了口氣,繼續說道:“這其實也正常,將門世家嘛,歷來都是這樣興衰交替的。”
“各位叔伯,我說這些,是想提醒大家,現在是時候選擇自己的立場了。”
“想想看,三年前陛下同意牛世伯去戍邊,如今又把藍田大營交給了他。”
“雖然咱們勳爵的權力被壓制了,但其中的意味很明顯,想要得到更多的好處,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
“比如說……”王子騰眼神一凝,語氣堅定地說道:“比如說,忠心!”
史鼎在一旁也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銓哥兒說得對,最近朝中的局勢大家也都看在眼裡。”
“雖然朝臣們還是以太上皇的舊臣為主,但陛下已經開始從四五品官員入手進行替換了。”
“很明顯,陛下想要推行新政,但這些舊臣卻成了阻礙。”
“恐怕陛下已經忍無可忍了,而他現在最缺的就是兵權,咱們這邊自然成了最佳選擇!”
史鼎的忠靖侯爵位是他父親那一輩為太上皇立下大功而獲得的。
雖然按時間算算是元平勳貴,但史家和賈家可是有著百年的老交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