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平素裡傲慢的大侄子,滿臉崇拜的看著自己,朱高煦極大滿足。
“小子,下巴合上,計劃雖好,可惜天意不在我們大明,竟然讓那廝躲過一劫。唉……”
撓了撓頭,朱瞻基想起了那位姑母,“二叔,雖然中原的確有您說的那些弊病,但即便是沒了逍遙侯,可還有他女兒長安公主呢,她同樣是天下第一,現在還是中原宰相。”
“別人或許忙著爭權奪利,可她一定會瘋狂復仇吧?咱們能擋住嗎?即便上中原分裂了,單單一個關中對咱們大明來說,都是巨大的壓力。”
朱高煦不屑的說道:“大侄子,若你是江南都督、江北都督、或者川蜀都督,你願意讓一個女流之輩坐在頭上嗎?”
額……
朱瞻基唏噓道,“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說,她能坐上宰相之位,不是因為出眾的能力,還是因為她爹逍遙侯做靠山?”
朱高煦嘲諷道:“若不是她爹的扶持,她別說坐穩天下了,一個地方的都督都做不了,更別提中原宰相。”
“我大明雖然不如中原富庶,但武器裝備卻差距不大,如果黃蓉領兵復仇,我們依仗山海關天險,抵擋兩月不成問題。”
“有兩月時間,足夠中原那些野心家在後面攪動風雨,屆時他們內亂不休,還顧得上報仇嗎?”
“你小子自詡文武全才,讀過隋唐書吧?知道隋朝大業帝楊廣三徵高句麗是怎麼失敗的嗎?”
朱瞻基恍然大悟,“對呀!”
“就跟三徵高句麗一樣,雖有百萬大軍,但中原內部煙塵四起,她就不得不班師回朝,導致前線不敗而敗……唉!可惜了,這個計劃確實妙不可言,竟然失敗了。”
得到大侄子的認同,朱高煦更加開心了。
“是啊,天不助我!誰能想到說好的黃易親自領兵滅倭,來的竟然是南明太子?偏偏打的還是逍遙侯旗號?唉……也怪倭國蠻荒之地太不方便了,若是在東北,我們的暗樁斥候肯定不會搞錯。”
說到這裡,朱高煦起身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小子,你不用失望,二叔我雖然失敗了,但你還有機會,未來終究會是你的天下!”
我?
“二叔,您、您不會是想讓侄兒幫您延續計劃,繼續刺殺逍遙侯吧?”朱瞻基就算再傻大膽,也不敢接下這個任務。
朱高煦搖頭道:“刺殺就別想了,機會就這一次。”
“但你小子年輕,可以熬死逍遙侯,甚至熬死他的女兒。”
“你爹此人雖然軟弱,但卻是治國的好手,他會給你打下堅實的國力基礎。只等將來逍遙侯一死,中原立時大亂,就是你出兵入關,拿回我大明江山的時機!”
一張大餅畫的朱瞻基心裡砰砰跳,看向二叔的眼神有些複雜。
“你小子不錯,比你爹有野心,二叔我看好你。”
“不過在這之前,你不能表露出半點,靜待時機安穩蟄伏,年齡是你的優勢,或許也是你唯一的優勢。”
朱瞻基重重點頭,“是,侄兒謹記二叔教誨!定以奪回我大明江山祖業為畢生目標。”
朱高煦滿意的點了點頭。
“你小子,從小看著你長大,這還是我們叔侄頭一次坐下暢談。”
朱瞻基紅著臉說道:“是侄兒年幼無知,也是咱們叔侄聚少離多,否則早該聆聽二叔教誨的。”
“那要沒別的事,侄兒就先回去了,改日再來看望二叔。”
他倒是沒忘記,之前已經承認飛箭傳書的事,現在被人上了一課,要多尷尬有多尷尬。
可朱高煦卻沒打算就此結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