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很納悶,難道說朝廷是一盤散沙?或者是一群烏合之眾?
都不對呀!大明立國初期,朝廷還是比較清明的,自己手下都是精挑細選的人才幹臣,可以說是人才濟濟,也不是烏合之眾,怎麼就沒達到預想中的發展速度呢?
黃易笑著問道:“高熾,聽說過一個詞叫烏合之眾嗎?”
額……
朱高熾尷尬的想吐槽,姨夫不會能偷聽心聲吧?我剛還說眾文武不是烏合之眾呢,您這是當面打臉呀。
於是他搖頭道:“姨夫,別的地方我不瞭解,在大明,至少在如今的東北大明,幾乎八成的官員都是我親自選拔的,絕對不是烏合之眾。”
黃易哈哈大笑,“我沒有否定他們的個人才能。”
“烏合之眾說的未必是才幹,也可能是凝聚力呢?試想一下,一條蛇有幾個腦袋?如果有八個腦袋的話,到底這條蛇會爬向哪裡?誰說了算?”
額……
朱高熾愣住了,思索片刻,語氣沒那麼堅定了,“您的意思是說,中間因為個人的私心,從而出現陽奉陰違、拖延、貪功等等弊端?從而拖垮了整體?”
不錯!一點就通。
“雖然很讓人生氣,但卻是事實。就比如你朱家三兄弟吧,明明是親兄弟,可以擰在一起幹大事的,偏偏長了三個腦袋,一人一個想法,甚至一人一個私心,然後就成了一盤散沙。”
朱高熾尷尬的紅了臉,說一盤散沙都是姨夫給我們留著面子,我們兄弟三個甚至互相掣肘,皇子內鬥就是在損耗大明,否則哪裡會有今日被人戰船圍攻的場面?
黃易感慨道:“萬眾一心是美好的,但也只是夢想罷了。”
“但凡是人就有私心,每個人在處理公事的時候,難免想著為自己謀私利。”
“你能保證自己選拔上來的個個是人才,但你能保證他們當官不是為了升官發財嗎?是因為效忠於你這個太子?還是真的想為朝廷辦事、為百姓辦事?”
額……
朱高熾沉默了,確實保證不了,甚至都不用考察,七成都是為了升官發財。
倘若不給這些人升官、不給他們發薪水,呵呵,最多三個月,太子東宮就得解散。
“姨夫,有什麼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黃易點了點頭:“你遇到的一切問題,前人都曾遇到過,並且思考過、嘗試解決過。”
“單說這個問題吧,解決的辦法不止一條,比如漢武帝用的就是獨裁手段,他不需要手下人有自己的想法,只要能堅決執行他的命令就好,歷朝歷代的君王都在效仿他。”
“甚至為了加強君主集權,宋朝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你皇爺爺廢黜了丞相制度,改成內閣制度,其根本目的是什麼?還不是因為丞相權力太大,可以制衡皇帝?於是就換成三個腦袋,讓這三個腦袋互相制衡,最後只能由皇帝自己拿主意,久而久之內閣的三人就變成了分別執行命令的棋子。”
“如果哪個棋子敢不聽話,輕則被其他兩個擠兌,重則清退換人,呵呵……帝王心術的手段還真是高明至極。”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