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力挺徐妙雲,幹翻朱棣

第466章 皇帝的好壞

黃易啞然失笑:“你說的是大明!站在中原的角度來看,以現在的實力,效仿故元成吉思汗,打到大陸另一端來說,不是難事。倘若天下一統,再無地盤可擴了呢?”

額……那他們聚在一起會商量什麼?

整肅吏治?不對!既然大家鐵板一塊,說明都是自己人,哪有什麼吏治需要整理?

“應該是商量怎麼改善民生,提升百姓的富足程度!”朱高熾給了一個自己會做的答案。

黃易唏噓道:“如果天下官員都像你一樣,有一顆菩薩心腸,那該多好?”

“可惜啊,人性更多是自私和陰暗的,簡直不忍直視。”

“倘若朝堂上沒了爭鬥,那他們聚在一起就開始算計百姓了,算計著如何把百姓家裡的一切掏出來,以為國之名義,收攏上來,最後裝進了個人的腰包。”

“這種事,你理政多年,應該見過吧?”

朱高熾點了點頭,“當然,而且十分常見。明明朝廷定下的一條鞭法,不然多收任何苛捐雜稅,但地方官府,特別是縣令一級的,甚至再下一級到村子裡,都有以權謀私欺壓百姓的。假借朝廷徵稅的名義搜刮百姓,此風屢殺不止。”

“百姓咒罵朝廷不公,甚至官逼民反。可朝廷也為之頭疼,正所謂天高皇帝遠,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終究處理不過來。”

“因此才有了皇權不下縣的說法。”

黃易點頭讚道:“不錯,正是此理,無論是共有的中原,還是皇權私有的大明,都有著同樣的問題。”

“解決方法也是一樣,我這裡讓他們分派鬥爭相互約束,從而避免他們去禍害百姓。”

“而大明也一樣,區別就是,你爹讓手下分派爭鬥的目的,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安穩,不是為了百姓。甚至某些皇帝為了皇位的安穩,皇帝可以假裝看不到官員禍害百姓。”

啊?不會吧?

朱高熾辯解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皇帝本就是依靠百姓才做了皇帝,從利弊角度來講,皇帝跟百姓是同一利弊的,豈能不管百姓死活呢?”

“姨夫,您說的不會是我爹吧?”

黃易忍不住笑了,“當然不是,放心,也不是你爺爺洪武大帝。”

“高熾,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話說的是皇權!所為君權天授,這個天並非天神,乃是上天。可上天是我們頭頂這片日夜嗎?不,天心即民心,民心就是天心!所以君權本為民授予。”

朱高熾點了點頭,這句話他是可以理解的。

只見黃易接著說道:“你應該把皇權和皇帝分開來看,皇權就是那個位子、那頂王冠!但坐在上面的皇帝,本質上還是某一個人。既然是人,就有人性,有人性就有私心。”

“明君昏君如何界定?明君就是在其位謀其政,昏君就是在其位謀其私!舉國之力奉養自己一身,只等自己身死道消壽終正寢之後,皇權交替,讓後人去平賬吧。”

“若是後人爭相效仿,不出三代,朝廷必亡,皇權也就順理成章的完成了更迭,改朝換代就是如此。”

朱高熾沉默了,他第一個想到的是前隋大業帝楊廣,可大業帝畢竟是做過一些好事的,能稱之為暴君,卻不能說完全是昏君,他開科舉、開運河、三徵高句麗都不是私心……

“姨夫,有這樣的混賬皇帝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