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句話,他自己就底氣不足。
“如果不會,那就沒有之前鳳陽府的事情了。富貴不歸鄉里,猶如錦衣夜行。”
“他們得了封賞爵位,那麼點小小家財,就回去欺壓百姓。如果讓他們全都變成王公貴族呢?還不得舞刀弄槍,顛覆朝廷?”
“有道是身懷利器,殺心自起!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這些年陛下殺了不少人,可貪官還是層出不窮。”
朱標苦笑道:“妹夫,照你這麼算,豈不是三條路,一條都走不通?”
黃易點了點頭:“是啊!治國不是過家家,終歸還是要靠正道的。除非你能讓大明所有百姓,全都參與海外拓展的入股,將來賺了錢,回來所有人一起分。”
“可惜……這是異想天開,不可能實現。”
朱標點了點頭,心說我連跟權貴合夥這個買賣都算不明白,更別提跟所有百姓一起做買賣了。
看到他心情低落,黃易拍了拍朱標的肩膀安慰道:“說歸說,買賣還是得做呀。朝廷的缺口還得堵上。”
“大不了將來賺了錢,全都充盈國庫。你去坑權貴們的錢,總好過這幫人手裡拿著錢,回來算計百姓的強。他們坑了百姓,賺得盆滿缽滿,回頭讓朝廷來擦屁股?姥姥!”
“這麼一算,讓他們保持相對貧窮,或者小有餘資,富足但不強大,貪婪但支撐不起野心,對大家都有好處。”
朱標唸叨著:“富足但不強大,貪婪但支撐不起野心?”
“妹夫,你這是把人心琢磨透了。”
黃易擺了擺手,“宋朝有人說過:藏富於國,民貧則亂;藏富於民,國賴民安。我朝地廣不如漢,兵強不如唐,惟恃人心,以永以昌。”
朱標點了點頭,“我聽過,出自宋朝許月卿的《百官箴·司農箴》”
黃易點評說道:“漢朝盛極而亡,就是源於養肥了一群權貴蛀蟲,形成了門閥世家,然後無節制的圈地掠奪百姓。導致百姓活不下去,推翻了朝廷。”
“大宋是歷朝歷代最富裕的,可惜他們重文抑武,亡於儒家士大夫之手。明明大宋的財富是當世之最,卻不敢大肆發展軍事。”
“皇室怕武將擁兵自重,再來個皇(黃)衣(袍)加身。文官怕武將受到重用,文臣待遇降低。於是乎兩方合力,就成了重文抑武的局面。”
朱標點頭說道:“不錯,曾經劉夫子也如此講過。”
黃易笑著說道:“劉夫子?誠意伯?”
不錯。
“之所以建議你賺了錢全部充盈國庫,不往下分,就是因為這個,不能養肥那些權貴。”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錢入了國庫,雖然沒有直接發給老百姓,但用於興修水利,幫助百姓安於耕種,不受決口水災;或者修路架橋,方便商旅貿易。這都是把錢花在了百姓身上。”
朱標笑了,“不錯,妹夫,你這麼一說,還真有種提綱挈領的意思。”
黃易沉聲說道:“假如有一天,大明的某位皇帝,賺了錢不入國庫,全部充入個人私庫。那就是大明衰敗的開端。”
朱標愣住了,“不會吧?”
“如果真有這樣一人呢?”
“該殺!”
黃易嗤笑的推了朱標一下,“誰殺?人家是國君,即便是錯了誰敢殺?行了,後輩子孫不肖,咱們也管不著!真到那麼一天,咱們早就作古啦。”
朱標嚴肅的說道:“我回去就建議父皇,立下大明祖訓,誰敢背棄祖訓,人人得而誅之!”
黃易搖了搖頭,沒再多說。
祖訓?文字是約束不了人的,一句話就能抹去。別說祖訓了,嘉靖那貨,連朱高熾這個祖爺爺的牌位都移出太廟了。
所以計劃的再好,該亡還是得亡!
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就是沒有吸取到任何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