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科舉裡面,鬧得比較嚴重的,就是南北方的問題。
戴德彝敲登聞鼓舉報舞弊,無疑正是因為這件事。
朱允熥一手策劃的爭執,還有這樣的意外驚喜?
“你確定,真的發現了舞弊?”
朱允熥看向了戴德彝,問道:“沒有說謊?”
戴德彝搖頭道:“回殿下,臣沒有。”
朱元璋問道:“那麼你要告何人?”
戴德彝說道:“張信、胡嗣宗、張紞、盧原質等人。”
朱元璋又問:“你要告他們什麼?”
戴德彝說道:“放榜之前,張信曾來找過臣,他說已經知道一甲的排名,有臣的名字,讓臣一起去拜訪盧原質。”
朱允熥說道:“盧原質是負責評卷的,他提前洩露了這些。”
戴德彝點頭道:“沒錯!還沒放榜,張信便清楚一切,這是其一。”
“第二點。”
“臣和胡嗣宗是認識的,他能力才學,其實平平無奇,遠當不上一甲第三。”
“在進貢院之前,張信經常帶胡嗣宗去找盧原質。”
“放榜前張信還曾暗示過臣,我們能上一甲,全靠盧原質在評卷的時候,知道我們都是浙江人。”
“但是,臣從來沒有找盧原質攀過關係。”
“所考的都是自己的能力。”
“胡嗣宗根本比不上,報紙上刊登文章那位景清,但景清只能是三甲末尾,而胡嗣宗可以一甲第三。”
“臣本來不想管這些事情,畢竟也是南方人。”
“但想到科舉,需要的是公平。”
“憑什麼他們不公平,就能得到想要的成績?”
“在看到景清的文章後,臣糾結了好久,認為景清不應該被忽視,朝廷不能錯過這個能人,臣又不知道怎麼辦。”
“只好來敲響登聞鼓。”
戴德彝把自己的事情,完全詳細地說了說。
他沒有說謊,所說的都是心裡想的。
也想維持科舉的公平。
如果現在的科舉,要被南方官員操控,那麼未來的科舉,還有意義嗎?
還不如恢復到以前的九品中正,朝廷沒必要大費周章地選官。
他不是很清楚,這些都是朱允熥的計劃。
但他這樣做,算是給朱允熥,送來助攻了。
戴德彝先把他們揭露,朱允熥倒要看看,他們還能怎麼反駁,至於他暗示的事情,楊士奇他們都不承認的話。
誰知道?
誰承認?
舞弊的事情,可以定下來了。
連戴德彝都提供了證據,錦衣衛也找到不少證據。
只不過,朱允熥沒有馬上去找張紞他們算賬,因為現在鬧起來的,還不夠嚴重,需要讓他們再鬧一鬧。
朱元璋問道:“你敢保證,所說的都沒問題?”
戴德彝鄭重道:“臣敢保證,所說的都是屬實。”
朱元璋說道:“很好,這件事,咱知道了,接下來會讓錦衣衛去查,你先回去等訊息,但不要離開金陵,如有需要,我們還會隨時找你。”
戴德彝明白,目的達到了。
就算朱允熥他們不理睬,最後沒查,但他也是問心無愧。
做到了應該做的事情,也沒有什麼,需要愧疚的。
朱元璋說道:“來人,帶戴德彝下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