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鋼鐵,打造武器盔甲!
至於元軍的鐵火銃、回回炮這些火器,劉英也帶著工學科一眾學子,進行改造。
火器,在元朝的運用,還處於原始階段。
經常用的火門槍,只是由簡單的前膛、藥室、火門和尾腔這些組成,還是直筒結構!
對於這種,不要有多少知識,劉英都能隨意進行改進。
比如,加大藥室,或者再加個火門蓋,避免受潮;
再加個統一的裝藥匙,統一填充火藥數量,避免火藥多了炸膛;
又或者再加個木馬塞,增加爆發力,打的更遠;
又或者,加個引火繩,再來個扳機……可惜,這種技術要求太高,那些匠人現在還實現不了這種技術!
僅僅只是這些,就讓那些匠人與學子,對劉英崇拜至極。
哪怕是朱元璋,也時不時跑過來,瞪著發光的眼睛,四處檢視。
還有回回炮!
回回炮說是炮,其實就是高階投石機,可以將兩百來斤的巨石,丟擲四百多米遠!
這麼遠的距離,僅僅只是拋巨石,就有些浪費了。
若是將巨石改成火藥!
這個東西,劉英倒是有研究。
而火藥,在元朝也出來了,只需提純一些,或者再加一些東西。
於是。
劉英又找來一些匠人,慢慢試驗。
反正,在這半年時間內,朱元璋都只是練兵,辦學堂,積攢實力。
而白鹽,再加上商稅,足以支撐這些研究。
而有了火門槍的改進。
朱元璋對劉英的研究,更是大力支援。
在城內一角,更是新建一座火藥作坊。
不過,這次。
劉英的研究進度就慢了下來,朱元璋來的次數,也就少了些。
當然,劉英來的次數,也不會太勤。
只需要將一些要求告訴那些工匠與工科學子,那些人就會進行一遍一遍的試驗,改進。
這個過程,一直用了兩個多月。
這個時間段,就連遠在六合的花雲,都可以識上三百個字!
劉英所要求的鐵球彈,終於製造出來。
“雍泰,這麼大的鐵球炸彈,威力真能比得上兩百斤巨石?”
看著面前與鐵鍋一般大的巨石,朱元璋有些心疼,還有些疑惑。
劉英輕笑道:“上位,試驗一番便可知曉!”
“來人,給咱試驗!”
朱元璋神色一正,直接下令。
“叔父,我來!”
一旁,朱文正直接說道。
吳良與郭英幾個武將,也都忍不住滿臉好奇的請命:“上位,請讓俺來!”
“不可!”
劉英連忙看向朱元璋,“上位,這鐵球彈內裝的全是威力巨大的火藥!
為了以防萬一,我等都要避的遠遠的!
至於文正與郭英等武將,第一次見鐵球彈,不知如何操作,更是不能試驗!”
“那便聽雍泰的!”
朱元璋直接點頭,帶著有些不甘心的朱文正與郭英等人,朝著遠處走了數十步!
劉英還想再避一避,不等朱元璋開口,朱文正則直接拒絕。
“老師放心,我等距鐵球彈已有五十步,鐵球彈威力再大,也不能波及我等!”
聽此。
劉英也沒再勸,而是默默躲在一眾武將身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