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子,老大,老二,稻穀熟了,快下地收稻子!”
瞬間。
一大家子人,大人小孩一同出動,拉著板車,朝著田地跑去。
隨著一家開始收割糧食。
整個村子,甚至是整個鄉,整個滁州的百姓,好像同時得到軍令一般。
不到兩日。
所有田間,都站著一群百姓,彎著腰,飛快的收著稻穀。
雖然滁州城有朱大帥這位真龍天子護著,龍神爺不敢給他們添亂。
但誰知道,那位龍神爺有沒有打盹的時候?
萬一下上一場雨,或是連著下上幾天大雨,這些稻穀可就都得爛在地裡了!
這些稻穀,可是他們一年的吃食,不能有任何意外。
每一家,都是能出動多少人,就出動多少人!
老者青壯不回晌午,在田間胡亂填飽肚子,繼續收割稻穀。
哪怕是天黑後,一些眼睛好的人,胡亂吃了晚食,仍在田中摸黑收著稻穀。
不管再累,只有抓緊時間,將田地中這些糧食收回去,放在房間倉庫內,他們才能徹底放下心。
滁州城內,朱元璋也帶著一眾兵將,親自下地收糧!
收完軍田之中的糧食,再幫著收百姓田中糧食。
至於馬秀英,也帶著一眾婦人,蒸饅頭,烙餅,給田中兵將們送飯送水。
而劉英和李善長這些官吏,不用下地幹活。
但是,一個個也都帶著一些官吏與學子,在各鄉行走巡察。
哪裡田中收割慢,需要派遣農奴或是兵將幫著收割!
或者,哪個鄉,哪個村的收成如何?
每一個人,都忙的腳不沾地。
很快。
十天過去。
滁州的稻穀,都從地裡收回。
其中,將近八成,都脫殼放進倉庫。
這下,滁州城數十萬人,都可以喘息一口氣。
這時。
劉英派出的農科學子,還有一眾鄉長,也開始派人在各村,詳細講解田稅的標準!
對於這些。
各村的百姓,也不敢怠慢,聽的十分認真仔細。
聽完,一個個直接眉開眼笑,連連稱讚。
“分田之時,朱大帥就派人給俺們講過如何收田賦!現在,再一細聽,沒想到這位朱大帥這麼仁義!”
“是啊,這麼一算,俺家收了五十六石的糧食,僅僅只需要交田稅五石!”
“是啊,俺家只需交六石!”
“嘿嘿,俺家交七石!”
“張老四,你龜兒子家中今年發財了!”
“哈哈哈,你們也別羨慕俺,咱村中,誰家今年沒有豐收?”
“哈哈哈……”
打穀場的大樹下,一群漢子圍在一塊,一個個算著算著,都忍不住樂開花。
交完田稅,他們家中的存糧,不僅可以夠他們吃上一年。
甚至,還能賣出去四五石的糧食!
“老叔公,朱大帥對咱們百姓這麼好,咱們也不用再讓鄉長,或是朱大帥派人來催!
乾脆,咱們自個將糧食送去城內!”
“咱自個帶著糧食去交稅?”
最中間的老者一怔,隨即便一拍大腿。
“小六子說的沒錯,咱張家村也不是不知恩圖報之人!
朱大帥給咱們分田,還收這麼一點田稅,還沒有什麼損耗。
咱就不麻煩朱大帥了,咱們村子各家將田稅都準備好,咱村子各家出上一個漢子,帶著糧食前去交田稅!”
“老叔公,俺們聽你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