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重要,農學也重要!”
“神農之教,雖有石城湯池,帶甲百萬,而又無粟者,弗能守也。夫谷帛實天下之命。”
“掌握糧食,才能掌握一切!”
“秦有治粟內史,漢有大司農,位列九卿!
唐、宋亦有司農寺!
元有司農司,此些皆為農官!”
“漢有《氾勝之十八篇》,北魏有《齊民要術》,宋有《陳旉農書》三卷!”
“到了元廷,更有《農桑輯要》!
元仁宗時,王禎還修《農桑通訣》《百穀譜》《農器圖譜》三卷農書!”
“就連蒙元一遊牧之族,都這般重視農桑,我等漢人一眾官吏,卻是不甚注重,真是讓人心痛!”
“農桑博大精深,有典訓、耕墾、播種、栽桑、養蠶、瓜菜、果實、竹木、藥草、孳畜……”
“每一類,都有細分!”
“咱要求不高,只希望諸位學會如何耕墾、播種!”
“如何種好冬麥、春麥、大豆、桑、稻穀等糧食!”
“如何運用區田法、嫁接法、輪作、間作、混種讓這些糧食增產!”
“另,諸位看完農書內容,可多思考思考,如何培育肥沃的土壤?
或,如何用不同地域的小麥或稻穀,培育更好的糧種!”
“還有,諸位可聽過無土栽培……諸位可知,僅用水,也能種菜?”
“諸位可知,用一些藥物,混合水噴灑小麥稻穀上,可殺死那些害蟲?”
“什麼?”
一眾人頓時驚呼。
劉英繼續道:“最重要的是,諸位可知,稻穀與小麥,也是如同人,或動物一般,都為雄雌結合,這才開花結果!”
“若是挑選出優異的兩株稻穀,將其結合,產出的稻穀,或是做好的稻穀,其產量必然大增……”
“或可畝產五六石,甚至七八石……再者……”
劉英將他後世知道一些知識,還有這一段時間,他從一些農書上看到的東西,結合起來。
一股腦的都給甩出來,直接將講堂內一眾學子與夫子們,轟的暈暈乎乎。
有些,他們都可以聽懂。
有些,他們卻又是覺得在聽天書。
但想想,卻又是十分合理!
都是全新的學識……
等劉英走後,過了很長時間。
這些夫子與學子們,這才從震驚之中反應過來。
“農學,居然還能這般?”
“好一個農學,這位軍師腹中學識真是不可思議!”
“誇大其詞,妖言惑眾!”
“哼,你不懂便不要隨意批判,無知之輩!”
“正是,爾等知道個什麼?整日只知之乎者也,又能如何?”
“等俺鑽研出雜交稻穀,畝產五石,看爾等還有何話可說?”
“天方夜譚之輩……”
在一些人吵鬧之中。
一些人想起方才之事,小心翼翼舔了舔嘴唇,便悄悄離去!
不到一晚上。
整個滁州城都震動起來!
所有大戶與豪商,都知紅巾軍師製出一種晶瑩剔透,顆粒分明的白鹽。
白鹽沒有任何苦澀異味,比最好的精鹽還要好上數十倍!
最重要的是,這位軍師還準備與商賈合作,共同售賣!
那位朱大帥,也並未反對!
整個滁州城的大戶與豪商們,都直接瘋狂!
那可是比精鹽還要好上數十倍的白鹽!
若是元廷當道,這錢他們還不敢賺。
但,紅巾四起,就連鹽販子都造反了!
如此橫財擺在他們面前,不賺天都不能饒恕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