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劉英眼皮一挑,微微一笑。
“諸位是不是以為,是咱劉英嘴饞了,趁著陛下不在,就開始胡作非為,想要召集大傢伙,給咱做一道美味佳餚?”
“軍師,你誤會了!”
李貞連忙說道。
周圍,王國用與王祐、劉敬幾人,也都滿臉訕笑,連稱誤會。
劉英則是輕輕一笑。
“諸位猜對了!”
“啊?”
李貞一驚。
劉英繼續道:“咱是嘴饞了,想研究出一種美味來。”
“但並不是一道,而是十數道,可以給我大明一年賺上百萬兩銀子。
讓我大明兵將冬日在陝西、四川,或是草原大漠之中,都可吃上新鮮魚肉、蔬菜、桃子的菜!”
“什麼?”
這下,李貞與劉敬等人,兩眼大瞪。
“軍師,可以賺上百萬兩銀子?”
“軍師,陝西、四川,甚至是大都、山東、河南,都酷寒無比,怎麼會有新鮮魚肉與蔬菜、桃子這些吃食啊?”
“是啊,軍師,若真能這般,豈不是神仙手段?”
“這可不是神仙手段,而是工業!”
劉英淡笑一聲,“是彙集工部上下智慧,研製出的美食!”
“軍師,真能研製出來?”
李貞滿臉激動道。
“可以。”
劉英微微點頭,“此前我還覺得會有些難,但經過諸位一說,我發現並不難!”
“不難?”
“軍師,不知怎麼研製?”
李貞和劉敬等人,頓時激動了起來。
“方才,章郎中所言《周禮·大業拾遺》有記載,人們將魚肉裝進嶄新無水的瓷瓶之中,用封泥密封瓶口,五十至六十日後,瓷瓶內魚肉還是鮮同往日。
咱覺得,這是封泥杜絕空氣進入瓷瓶,魚肉才可保鮮!”
“《齊民要術》之中,有甕肉之法:和訖,內甕中,密泥封頭。”
“魚鮓之法:一層魚,一層飯,手按令緊實,荷葉閉口,泥封勿令漏氣。”
“宋時,還有玉板鮓、黃雀鮓、骨鮓、蟶鮓、鵝鮓……”
“另,《齊民要術》還言,如何製作水果罐頭。
先作漤(以鹽漬果),用小梨,瓶中水漬,泥頭,自秋至春,至冬中,須亦可用。
又說,將用去皮,通體薄切,奠之以梨漤汁,投少蜜,令甜酢,以泥封之。”
“另,《素食說略》之中記有酒漬法,用淨棉花包好蘋果、石榴、柑橘、梨等,再以燒酒浸之,收瓷器內,勿令洩氣,可久藏。”
“《養小錄》記有,用蜜浸諸果,即諸果先以白梅汁拌,以提淨上白糖加入,後加蜜,色鮮,味不走,久不壞。”
“當日,《宋氏養生部》也記有醋漬法,有醋浸十八制的講究,即用白米醋浸漬新葡萄、櫻桃、桃子等……”
“當然,這些裡面有些,不適合普遍應用售賣。但有醃菜,韭菜、蔓菁、鳧葵、白菜、芹菜、竹筍、水藻這些,若醃製好,可供應行軍打仗……”
“醃菜用於行軍打仗?”
李貞與劉敬等人眼珠子直接瞪圓。
醃菜他們都知曉,甚至他們家中,現在都還有醃菜呢。
“軍師,這怎麼能行?醃菜何其珍貴,若用來行軍打仗,恐一場大戰下來,僅醃菜就需耗費數十萬兩銀子!”
“醃菜是有些貴!”
劉英微微點頭,“但數十萬兩銀子,是否有些誇張了?”
“一瓶醃菜,需二兩銀子?甚至是三兩?”
“這倒是不用!”
李貞緩聲道。
“正是如此!”
劉英輕笑一聲,道:“咱準備做醃菜,醃魚,還有水果罐頭!”
“這些?”
李貞與章溢幾人,都有些不感興趣。
“軍師,凡大戶商賈,甚至是普通百姓,家中都有自己醃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