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上一根菸,兩人站在那裡吞雲吐霧一會兒,劉山河開口道:
“大約需要一袋水泥,五六百塊兒磚,你這裡大約多少。”
“五百塊?一塊紅磚給你按0.5分錢算吧,水泥算送的,送你兩袋子。沙石黏土的話我建議你直接去田地裡挖,因為就蓋個一間房子,賣不了幾個錢,工廠裡也是去挖來的。”
聽到價格,劉山河一愣,這時候才反應過來現在是八二年...這個時候的水泥什麼的根本用不了多少錢!紅磚0.5分錢都嫌貴!
他一拍腦袋,自嘲一笑。
“劉哥,還去另一個看下嗎?”
劉山河擺擺手,“這麼便宜的,還看什麼看?也就塊兒磚頭,反正回來都是石頭,斤斤計較那點兒質量幹嘛?來回路費都不夠折騰的。”
劉山河走過去,一擺手:“老闆,賣便宜點兒,直接給我來一千塊!”
三輪後方的拖箱面積足夠大,每次都能拖個三四百塊兒磚,不過載上張小剛就不行了。
所以沒讓他上,劉山河直接來回拉了三趟,把所有東西都置辦齊整,花了三十塊錢都不到的價格。
其實除了紅磚外還有更好的磚塊,不過本著能省則省的原則,劉山河沒要這種。
劉山河找來工頭兒,幾人把貨都卸下,開始商談裝修的問題。
老王也在,聽說劉山河要直接開店,他建議對方直接在外面弄一個小棚,擺上桌椅餐具,弄成一個露天飯店。
現在的很多飯店,基本上都是這麼幹的。
老王之所以這麼說,當然有他的道理,畢竟以後劉山河賺多少錢自己也是分成的,不可能忽悠他。
然而劉山河有自己的想法,露天的地方可以建,內裡的佈置當然也要有。
他準備先把內外的裝修弄好。
燒烤店正東面對一整條寬敞街道,劉山河給了圖紙後,時刻監督著房屋的修繕,特別是正東的店面,很多擺設類的有時候非得窮講究一下。
畢竟店鋪的乾淨整潔程度,也跟顧客的光顧機率有一定的關聯。
後世的時候,很多有名的餐飲品牌、產業,在這方面上也是力求做到完美。
南側的話,正對拐角處的家屬樓,商街,這一側的房屋劉山河有自己獨到的簡介,他不讓人直接上磚瓦給糊起來,而是不知道從哪家搞來一塊巨型玻璃,參訪了前世一些店鋪的落地窗櫃的設計。
不過下面不是落地的設計,玻璃是方形的,劉山河直接讓人把下方先用磚塊簡單鋪上兩側,中間放玻璃,玻璃要求還是那種砌成圓弧的,插入後下面不用考慮,但上方、兩側都需要用磚石砌起來。
這也給施工帶來了難度,幸而他是早有準備,前世正好有些這方面的經驗。
於是主導著幾個砌牆工匠,花費了足足三天時間,才勉強把這東西給鑲嵌進去。
並且,玻璃窗上再雕一點兒簡單的窗花紋飾。
這樣一來,外觀上看,只要是走到或者路過這邊的人,都能透過玻璃窗看到燒烤店內裡的真實景象,內裡也能透光。
到時候店內裝潢稍顯乾淨整潔,就能吸引一大批次的顧客。
畢竟,就是要突出這種“高階感”。
整個房屋裝修的過程持續了有一個多星期的時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