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得對方既沒有相應的經驗,又沒有足夠的經濟基礎,甚至底蘊、貨源、存貨量也沒有自己高。
一般的人是不敢跟著去降價的,然而也有人膽量更大。
比如劉山河,他就有這個底氣跟對方競爭客戶市場。
這其實是老王的攻心計。
原以為,對方會因為自己的舉動,不斷地損失客戶,而後焦慮起來,然後不得不跟著降價,雙方一起降價。
然後這邊會再降下那麼多少多少,對方第一次跟著投了,第二次也是會忍不住降價的。
就這樣,在一次次被牽著而鼻子走、不斷降價的過程中,這個人的信心會逐漸被擊垮,隨著物資不斷減少,經濟再不能支撐。
有的甚至會直接崩掉,再也堅持不下去。
但老王顯然猜錯了。
劉山河不可能是那樣的人,而且比自己陰險的多得多。
“那邊似乎降價了?”
第一次聽說到這個事兒的劉山河,不但沒有驚慌失措。
甚至還有些興奮。
他沒有第一時間便去做些什麼,自家店鋪的價格也是保持不變。
就這樣,一個周的時間過去後,劉山河這邊的顧客依舊絡繹不絕,反而老王熟食鋪子那邊,還是老樣子。
雖然有人光顧,但並不多,一點也不景氣。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王亮其實也很納悶,他們已經把價格降到比劉山河那邊還要低的地步了,為什麼光顧的客人,還是沒有對方來得要多?
到底是哪個環節上出了問題,老王也一直想不明白。
每天看著劉山河那邊人群愈發的繁多,他其實很是鬱悶。
直到有一天,有個顧客來說過的一段話無意間點醒了他。
“你們這醬滷鴨脖也太難吃了,這都放了多少天了,還拿出來賣,就不能換點兒新鮮的嗎?”
是質量!
對啊,老王一拍腦袋,他怎麼就沒想到,會是質量這一點兒呢?
還是先前只是讓人去大致瞧了一下,自己沒有親自看過,因此忽略了食品質量的重要性。
以前這邊只有一個熟食店,所以不管做成什麼樣,其實都沒有一個真正的對比,他就算做成多爛,質量多麼不達標,或者說過期了許多天。
都沒有人會指出來,是因為根本沒有過對比。
大哥王亮聽完後,沉思片刻,“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是不是得把質量先提升上去。”
老王面上有些猶豫。
先前賣廉價的便宜貨、假貨賣習慣了,還有各種調味品、保鮮劑……
這會如果讓他再全都給重新換回來,去進那些好貨,把賣的東西隔幾天就換一遍而不是去加保鮮調味料什麼的。
花銷會比之前大很多,這也是他這麼做的原因。
劉山河居然這麼狠,敢用這麼好的貨,還把質量弄得這麼高,逼迫自己跟著提高,然而,似乎也沒其它的辦法了。
老王咬了咬牙,從口中吐出幾個字:“換好的,接著跟他幹。”
又過去幾天。
很快,老王欣喜若狂的發現,自己這邊的顧客居然在緩緩增多了起來。
“還真是這個問題。”老王眼神漸漸興奮起來,“這樣一來,以後客人很快會被再次吸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