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紅樓,你說林妹妹重生了?

第13章 獲取罪證的關鍵在於林黛玉

聽到林如海娓娓道出自己的心路歷程,沈蘊心中明白,林如海對他已頗為信任。

畢竟,這些事若非信任之人,實難吐露,尤其是林家遭人迫害這等極為隱私且忌諱的私事,林如海都全盤托出,足見他對沈蘊的信賴。

這時,又聽林如海鄭重說道:

“沈公子,本官想著你必定能接觸到風羽衛的人,本官想託付你去辦一件至關重要之事。”

沈蘊同樣鄭重回應:

“林大人但說無妨,無論何事,只要我能做到,定當全力以赴!”

林如海微微點頭,沉默片刻後,緩緩說道:

“本官這些年,暗中收集了不少鹽政方面的罪證,至於具體涉及哪些人,本官不便與你詳述,這些罪證,皆存於四海錢莊之中。”

“而取物的票根,藏在姑蘇老家的神龕之下,需用特製的鑰匙方能開啟,這把鑰匙,就在玉兒的護身符裡!”

聽完林如海所言,沈蘊內心的震驚已難以用言語形容,林如海此舉,足見其智慧與手段非凡。

他為隱藏罪證設定了雙重保險,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獲取這些罪證的關鍵鑰匙,竟在林黛玉身上!

原著中,林如海去世後,林黛玉返回榮國府,此後,有關林家或是林如海的事宜,幾乎沒有再被提及。

也就說明,林如海故去後,無論是官場之人,還是皇帝,都未曾對林黛玉有過任何探訪或關照。

以林如海探花郎的出身,應結交過不少文官摯友,即便人走茶涼,這些文官故交,多少也該對故人的孤女有所照拂。

然而現實卻是,林黛玉在榮國府孤苦伶仃地生活,三百六十五日都在經歷著風刀霜劍,外界竟無一人過問她的死活,直至她悽慘離世。

要說榮國府乃勳貴世家,文官集團出於忌諱,不願與賈家過多往來,故而林如海的文官好友們,對林黛玉未予關照。

但沈蘊猜測,更大的可能是,因為林如海被賈家霸道招為女婿,無形中被綁上了勳貴家族的戰車。

如此一來,林如海身為科舉出身的文官,既不被文官集團接納,勳貴武將集團對他也瞧不上眼,落得個兩面不討好的境地。

更為關鍵的是,新登基的皇帝眼見林如海成了勳貴人家的乘龍快婿,便來了個釜底抽薪,任命林如海為揚州巡鹽御史。

前文就說過,京中權貴皆知,巡鹽御史這個位置,絕非一般人能夠輕易涉足的。

很顯然,新皇此舉意在借林如海這個賈家女婿,攪動鹽政風雲,為自己謀取更多實權與實利。

畢竟,太上皇尚在,新皇需採取行動以鞏固自身權力和皇位。

而賈家似乎洞悉了新皇的心思,此後對林如海這個女婿態度頗為冷淡,甚至賈敏去世時,賈家也僅派下人南下。

如此看來,林如海儼然成了一個孤臣,一枚註定要被犧牲的棋子。

若林如海真是新皇的心腹之臣,即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新皇也應該有所表示。

可他死後,皇帝竟對林黛玉沒有絲毫補償,哪怕只是一句口頭上的慰問都未曾有過。

而新皇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要獲得林如海所收集的鹽政罪證,關鍵就在於林黛玉身上!

倘若新皇對林如海哪怕有一絲一毫的關心,只要派個人前來問候林黛玉,說不定就能發現林如海留下的這些罪證。

想到此處,沈蘊不由猜測,或許正是因為林如海突然離世,未能及時將收集的鹽政罪證呈上,使得新皇心中大為不滿,自然也就談不上對林黛玉有所補償和過問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