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具體方案之後,沈蘊與林如海才結束了這場談話。
經過此番推心置腹的交談,林如海對沈蘊又多了幾分瞭解與欣賞。
沈蘊不僅醫術精湛高超,心思縝密,對於官場中的諸多事宜,還能有獨到見解,著實令林如海驚歎不已。
畢竟,林如海自己為官多年,許多道理與事情,也是在歲月的磨礪中才慢慢領悟通透。
然而沈蘊這般年紀,卻已然能夠將這些融會貫通,實在是難能可貴。
感嘆一番後,又喚林黛玉進來,林黛玉一直守在外頭,聽到父親呼喚,便款步走了進來。
她目光流轉,先是看了沈蘊一眼,而後將視線投向林如海,見林如海神色平靜,她微微鬆了口氣。
聽林如海神色鄭重地吩咐道:
“玉兒,你且幫為父寫一本賬目出來。”
林黛玉聞言,面露驚疑之色:“爹爹,這是何種賬目?”
林如海看向沈蘊,沈蘊微笑著接過話茬:
“是鹽政方面的一些賬目,做給外人看的,得有勞林小姐費心了。”
林黛玉眼眸微微閃動,心中有了幾分猜測,隨後客氣地回應道:
“沈公子客氣了,這算不得什麼。”
說罷,她又向林如海詢問具體該如何書寫,林如海說道:
“我念,玉兒你來寫,沈公子在一旁負責檢查是否有誤。”
林黛玉輕輕點頭,隨即取來一本嶄新的冊子,林如海念一句,她便認真地寫一句。
而沈蘊則在一旁仔細檢視,留意是否存在錯漏之處。
林如海看著二人,眼底不禁浮現出一絲欣慰之色,不自覺地捻鬚微笑。
只見二人挨坐得很近,一個專注書寫,一個認真審視,當真頗有郎才女貌的韻味。
此前,林如海未曾為林黛玉考慮夫婿之事,一則是因為林黛玉年紀尚小,二則他更憂心林黛玉會遭人迫害,所以一直未將此事提上日程。
如今,他感覺自己的身體在逐漸康復,也意識到林黛玉已然長大,今年已滿十二歲,倒是可以開始為她考慮出嫁之事了。
眼前的沈蘊,醫術高明自不必說,品行更是端正,對官場事務還有著獨到見解,在林如海看來,可謂前途似錦,是個極為合適的女婿人選。
想得雜了,林如海一時走了神,竟忘了接著往下念,直到林黛玉抬頭看向他,輕喚一聲:
“爹爹?”
他這才猛地回過神來,趕忙看了二人一眼,而後笑著說:
“為父剛剛想事情想出神了,對了,咱們寫到哪了?”
林黛玉心中微微一動,突然生出一些猜測,下意識地看了身旁的沈蘊一眼,俏臉微微泛起紅暈,低下頭回復林如海。
林如海笑著擺了擺手,接著唸了起來,林黛玉則不敢再抬頭,專心致志地書寫著。
一旁的沈蘊覺得有些莫名,不明白他們父女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不過也不多加揣測,只是全神貫注地檢查著林黛玉所寫的內容。
這本賬冊,自然便是林如海與沈蘊商議後準備的鹽政假罪證,偽造出鹽政官員與一眾鹽商虛報鹽引、貪汙隱瞞鹽稅、販賣私鹽等賬目。
既然是假賬,自然無需去考證其真實性,林如海想到什麼便隨口編寫一些。
當然,為了讓對方相信這份罪證的真實性,其中自然要摻雜一些真實的罪證,營造出三分真七分假的情況,真真假假,就看對方會作何反應了。
若是放在早些年,以林如海文官風骨,他定然不屑於偽造這樣的假賬,那時的他,更傾向於光明正大地直接揭露對方的罪責。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