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沈蘊與鄒彰於客房交談之際,外頭有下人匆匆前來通稟:
“姑爺,來客人了,是甄家老爺和金陵應天府尹,老爺請您去見客!”
鄒彰聽聞,趕忙笑著說道:“沈大人,你快去迎接吧,真沒想到甄家老爺竟會親自前來恭賀,看來你如今真是有足夠大的面子了!”
沈蘊卻知甄應嘉定有目的,謙虛了一句,又拱手:
“大人,那我暫且失陪了。”
鄒彰擺擺手,示意他自便。
沈蘊來到前廳時,林如海已在接待甄應嘉和賈雨村二人,還有賈璉也在一旁作陪。
見他們一同前來,沈蘊直覺來者不善。
此前,甄應嘉就曾派人來過,要林如海看在賈家與甄家百年世交的情分上,在肅清鹽政弊端一事中,對甄家的利益有所遮掩。
說白了,甄家就是不想利益受損,想讓林如海從中徇私,別清算他們甄家的利益。
畢竟林如海身為肅清鹽政弊端的主要官員之一,若想從中作弊,是完全可以的。
然而,且不論林如海清正廉明,本就不願做此等事,即便他有此念頭,鄒彰必定會將此事上報靖昌帝,其中風險不言而喻。
因此,上次沈蘊便向林如海提議,將這個難題拋給賈家處理。
甄應嘉不是口口聲聲說要看在甄、賈兩家百年世交的份上嗎?那就讓賈家來做這個決定好了。
此刻看到甄應嘉親自到訪,沈蘊猜測,十有八九還是為了此事。
至於賈雨村,是原著中公認的忘恩負義小人。
起初,他得甄士隱資助,才得以考中進士做官,卻對甄士隱毫無感激之情。
後來,在判罰薛蟠打死人一案時,他明知被搶奪的香菱正是甄士隱丟失的女兒,卻絲毫不念舊情,毫無搭救香菱之意,一心偏袒薛家。
對於曾寫信舉薦過他的林如海,同樣不聞不問,毫無表示,對林黛玉更是視若無睹,毫無關照之意。
眼下他跟著甄應嘉一同來揚州道賀,沈蘊猜測,多半是被甄應嘉裹挾來的,或許也是聽聞林如海高升,這才急忙趕來攀附交情。
果不其然,賈雨村見到林如海後,立刻滿臉堆笑,大談當年在林府教導林黛玉的舊事,又再三對林如海當年的舉薦之恩表示感激。
林如海也是感慨萬千,和他敘舊。
這時,見沈蘊走近,賈雨村趕忙問道:
“林大人,這位公子,莫不是那位將江南百姓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的神醫?也是您的乘龍快婿?”
林如海微笑著點頭:“正是。”
說著,便向沈蘊介紹甄應嘉和賈雨村二人。
甄應嘉上下打量著沈蘊,面帶笑容地誇讚道:
“沈大人果然儀表堂堂,人中龍鳳啊!阻疫有功,當真是年輕有為,未來必是朝廷棟樑之材!”
賈雨村更是好話如連珠炮般,將沈蘊誇得好似天上下凡的神仙郎君般出眾。
對此,沈蘊心如明鏡,並未放在心上。
有道是‘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他與甄應嘉、賈雨村素無交情,二人如此不遺餘力地誇讚自己,必定有所圖。
於是,沈蘊僅在表面上客氣回應道:
“有勞二位大人特意親臨揚州道賀,二位既已至此,定要吃好喝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