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乾的深入瞭解,他才發現因為自己所推行下去的煤炭的作用,民間已經有不少人將自己神化了。
所以在不知不覺當中居然成長出瞭如此規模在和自己的信眾進行一接觸之後,迅速的就達成了統一戰線。
李乾倒是挺想獲得更快更多的功德的,可是他也知道這樣魯莽的行動務必會引來更多人的目光。
所以此時他是愁容滿面呀,自己該如何是好,去平其中權衡利弊呢。
並沒有等他多想什麼時候,第二天的朝堂之上,一個很犀利的問題就變成了雙方爭執的話題。
那便是對於這個高效種子的推行,是需要循序漸進,還是要一步到位
而這話自然也是很好理解,那便是需要循序漸進的話,那麼就可以穩紮穩打的避免這種子流落到其他人的手裡面去,從而做一些更加不利於自己這邊的事。
如果是要一步到位的話那麼這個種子的宣發程度以及強制力就會導致會有人在短期內會去排斥它,不過在見識到這種子的產量之後,或許還是會繼續用回來。
畢竟真香也就一句話,可是這糧食的生產是真的關係著自己與自己一家老小的倖存與否!
可是一步到位的確定也很明顯,那便是沒法更有效的阻止西岐去獲取這方面的種子。
“這總之有如此造化之功段萬不可能落於敵手,臣建議從現在開始一步步循序漸進地將種子分發下去,只在一部分地方先開始播種!”
一個大臣爭的面紅耳赤的臉有點說,不過很快就被帝辛身旁一道熾熱的目光所逼退了。
關於這一點,說實話之前也做過很多的權衡利弊,最後才發現同樣在發展的情況之下,殷商的發展速度是遠在西岐之上的。
而他所要更要注意,的來是各地的諸侯王,在引入了這一項技術之後,對於各地之間的賦稅是何等的收法。
猜不出他讓這項作物的產量提高十倍,哪怕是他讓某一樣東西的產物提高上百倍,當地的縣官卻要讓他們三歲二,也就是每年交上去吧三分之二的產物。
從自己前面因為提上一個煤炭的用法就被民間推崇為聖人的情況來看,很顯然殷商各地已經出現很多這樣的國之蛀蟲呢。
畢竟只有溺水的人才會不顧一切的去抓住旁邊能夠抓到的一切,也不管自己所抱的是枯木還是救贖。
而現在許多地方的人民就是面臨了這樣的情況,在豐足之年收穫好了還能夠算得上飢一頓飽一頓,更不用說災荒之年。
若是叛亂晚了的話,怕是就已經成為兩腳羊之一了吧。
如此想著,他一臉悲憤地朝著面前的這位大臣說:
“敢問這位大人,您認為西岐何為?”
聽到了這話後的那個大聲,還有一點疑惑,十分謹慎的回答道:
“彈丸之地,不足掛齒,我的回答您滿意嗎太師大人?”
聽到這樣子的話後,李乾也是有一些無奈,自己的威名有那麼可怕嗎?居然聽著自己在說話,這傢伙連語氣都放緩下來了。
“大人說的不錯,那您認為我大商如何?”
那人聽到李乾這般說辭之後,也大概是知道了,李乾想要表達的意思了,就畢恭畢敬的回答道:
“泱泱大國,囊括四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