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
這段時間,楚峰、吐迷度、悉諾邏乃至噶爾丹贊連番上陣,與尚統領、噶爾洛追進行和談的事情。
雙方你來我往,就領土、物資等方面進行長久的拉鋸戰,不過最終還是唐軍一方更勝一籌,直接讓尚統領答應了他們一開始提出的條件,並立刻往邏些送信。
正式簽訂和約,還需要一段時間。
與此同時,在和談結束後,噶爾丹贊就將追隨他的八萬吐蕃民眾交給了尚統領,親眼目送對方帶人離開,直至最後一個人進入伍如軍鎮,才露出一絲會心的笑容。
貞觀十八年二月底,吐蕃贊普派遣大臣前來伍如軍鎮與大唐簽訂和約時,吐蕃各部突然同時發亂,大大小小數百個部落裡,皆有青壯開始朝牙帳集結,儘管途中遇到吐蕃官方軍隊,也是二話不說,直接橫推歸去。
到了三月底,邏些城外已經是密密麻麻的叛軍,吐蕃贊普現在王宮上,眺望前方的大軍,神色慘白,直接被嚇得昏厥過去。
半月後,吐蕃最後一位贊普退位,與其幾名兒子被送往長安,此生無法返回吐蕃半步。
……
當吐蕃這邊發生鉅變的時候,楚峰已經帶著麾下十萬大軍,從吐蕃一路向東,趕往雲中都護府。
幾個月前,李世勣與李靖等武將奉命馳援雲中都護府,抗擊突厥入侵。
這本來是一件極為輕鬆的事情,畢竟大唐與吐蕃也不是第一次在雲中都護府交手了,哪知道一直到現在,雲中都護府的戰爭還沒結束。
訊息傳回長安,李世民格外頭疼,因此當他得知太子又不請示自己,直接帶兵前往雲中都護府馳援後,罕見地沒有發怒,只是在無人的時候嘆了口氣,神色複雜。
……
貞觀二十年。
長安城裡,一片披紅掛綵。
當一支離家數年,如今才凱旋的軍隊出現在視線中時,長安城中萬人空巷,幾乎所有人都擠在了北城門通往皇宮的大道上。
這裡面甚至還包括了遠道而來,其他道的百姓!
“殿下,竟然有這麼多人夾道歡迎!”
大軍在城外駐紮,只有千名親兵隨著大帥入城時,薛仁貴看著四周熱熱鬧鬧的場景,不免對楚峰感慨了一聲。
倒是楚峰,對此不以為意,而是頻頻望著皇宮方向,催促眾人快一些,再快一些。
奈何今天來歡迎他凱旋的百姓實在是太多了,儘管有千名親衛在前開道,他們也足足走了兩個時辰才終於抵達皇宮門口。
此時,玄武門內外一陣肅殺之氣,大量禁軍佔滿了通往皇宮的大道。
見得此景,楚峰心裡狐疑了一下,不過還是翻身下馬,將馬鞭等物交給一名親衛後,自己帶著程咬金、薛仁貴以及張青等人大步而去。
穿過玄武門時,他還有些擔心附近的禁軍會一擁而上,畢竟這幾年違抗李世民的命令太多了,也不知道對方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
搞這麼大陣仗,不是來對付自己的嗎?
懷揣著無數複雜的疑惑,楚峰終於進入甘露殿,一口氣走到最前面,朝李世民微微躬身,拱手道:
“臣,李承乾,參見陛下!”
“太子請起!”
皇位上,李世民今日穿上了只有在國之大典時才會有的隆重禮服,此刻端正地坐在上面,不怒自威的神色看不出他心中在想什麼。
左右看看,房玄齡、李靖等文武大臣皆在列,今日也是穿上了舉行大典時才需要的禮服。
之前在甘露殿外,楚峰還不覺得有什麼,現在才有些後知後覺:
“李世明,該不會……”
“李承乾!”
就在他胡思亂想之際,李世民一聲呼喊,讓他連忙低眸,回應道:
“臣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