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並沒有出爾反爾。
演武結束次日早朝之上,便當場宣佈,以太子為帥,率領羽林衛及十萬大軍,西征吐蕃。
鑑於太子第一次率兵出征,李世民最終還是派了程咬金為副帥,負責輔佐太子。
本來楚峰想著兵貴神速,所以打算找李世民要兩萬匹戰馬,羽林衛一人雙馬,疾馳趕到邊境。
但是這個提議剛剛提出來,就遭到了李世民和百官的一致反對。
“兵爭之事,豈能兒戲?羽林衛雖然全部配備了神器,但是其真實的戰鬥力還未可知,萬一有意外,豈不是置邊境百姓於不顧?”
沒辦法,就算是皇帝,面對百官的反對也難以一意孤行,更不要說楚峰只是個太子了。
所以最後楚峰不得不接受帶著十萬大軍同行。
當然,為了測試一下玄甲軍配備燧發槍的戰鬥力,李世民大手一揮,直接將玄甲軍派給太子當親衛。
旨意下達,十日之後大軍便要開拔。
這也就是大唐貞觀年間,對出征之事早有預案,所以十日的時間足夠準備好一切讓大軍出發了,不然的話,十日時間啥也幹不了。
這十日的時間,楚峰也沒有閒著。
他此時已經卸下了監國的擔子,有了自己足夠的時間。
這幾日他幾乎將時間利用到了極點,來檢視關於吐蕃、東西突厥、薛延陀等勢力的資料,最後還順帶看了看西域焉耆、龜茲等國的資料。
在大唐,他前期為了發展,已經耽誤了太長時間。
他此行的目標,不僅僅是吐蕃,連帶著這些國家和勢力,他都打算一併拿下!
如今在他的發展之下,首先糧草的供應已經不缺了。
其次,火藥廠在他不斷地擴建之下,已經足夠供應羽林衛每日高強度的戰鬥消耗了。
除此之外,還有之前透過售賣玻璃打通的各個商道,也能夠讓他麾下的商隊用來為前線運送彈藥。
可以說,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著楚峰率軍平定諸國了!
十日的時間匆匆過去。
就在出徵前的晚上,李世民突然詔令太子入宮。
楚峰滿頭霧水地來到皇宮,本以為李世民是有要事和他商量,結果最後他卻被張阿難帶到了立政殿的後殿。
這立政殿乃是先長孫皇后生前居住的地方,在長孫皇后去世之後,李世民出於懷念的心思,幾乎在單獨召見大臣的時候,都是在立政殿的前殿。
之前楚峰也是來過幾次。
但這次李世民卻是叫他來到了後殿,這就讓他有些疑惑了。
張阿難稟報之後,楚峰走進了立政殿後殿,便看到李世民此刻坐在桌子前,桌子上擺滿了一桌子的宴席。
“太子來了,坐吧!”
楚峰行禮之後,便被李世民招呼著坐下。
“不知陛下深夜召臣前來,有何要事?”
今夜李世民顯得很奇怪,一頭霧水的楚峰打算主動出擊,於是開口問道。
李世民沒有說話,只是拿起酒壺倒了兩杯酒,將其中一杯放在楚峰面前,隨後才道:
“怎麼,沒有事情的話,朕就不能讓你來了?”
楚峰無語,李世民這話,完全沒法接,要不是對方是皇帝,他絕對站起來扭頭就走。
怎麼玩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