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範閒胞兄,慶國三皇子

第22章 作詩

見狀,李承澤終於按捺不住,出言譏諷:“三弟,青鳥姑娘拼盡全力才贏得此詩,你可不能隨便應付了事。”

李承淵冷冷掃了李承澤一眼,目光中透著不悅。

明面上是為青鳥考慮,實則是在暗示他必須創作出符合她氣質的詩句,這無疑加大了挑戰性。李承澤這番話令李承淵心生惱意,看來這個弟弟還得再管教管教。

在場眾人察覺到話中深意,全都噤若寒蟬不敢作聲。

望著眼前波光粼粼的湖水和遠處若隱若現的西山,李承淵突然文思泉湧,迅速鋪開宣紙揮毫潑墨。

轉眼間,一行筆力遒勁的瘦金體躍然紙上:“水光瀲灩晴方好!”

開篇第一句就贏得滿堂喝彩,尤其身處湖畔的賓客們立刻認出這正是描繪他們熟知的慶湖。多年來讚美此湖的詩句數不勝數,卻無一能與此句媲美,短短七字便將湖光山色刻畫得入木三分。

人們暗自驚歎,不愧是創作出《蝶戀花》的三殿下,僅此一句就將慶湖美景展現得惟妙惟肖。

未等眾人回味,第二句已然完成。

身旁的太子忍不住朗聲誦讀:“山色空濛雨亦奇?妙哉!”聽聞此句,大家紛紛望向遠處煙雨朦朧的群山,那若隱若現的景緻與詩句描繪的意境完美契合,再度引發陣陣讚歎。

隨後,李承淵寫下第三句:“欲把青湖比青女!”“青女”是此間古代佳人,因這方天地並無西施,故以此為喻。

見此,有人提出質疑是否寫錯,為何不是“慶湖”?

“你懂什麼?”不待解釋,立即有人替李承淵辯駁:“可知慶湖舊稱青湖?況且殿下用青湖與後文的青女相映成趣,這是常見的作詩手法。連這都不明白,也配來參加詩會?”質疑者頓時面紅耳赤。

李承淵凝視著侍女青鳥,筆走龍蛇寫下末句:“淡妝濃抹總相宜。”此句一出,立即引起轟動。

這最後一句將全詩意境推向巔峰。前幾句雖已堪稱絕妙,但常人努力或可企及。而這收官之句,註定成為傳世名句。僅憑這一句,就令人歎服不已!

這篇詩作與第三句的銜接堪稱絕妙。

起初有人疑惑:這詩真是寫給侍女的嗎?為何忽然轉向寫景?但當第四句出現時,所有疑惑都煙消雲散。

殿下原來是以景喻人。

將侍女青鳥與慶湖相提並論,無論素顏還是盛裝,都襯托出她與生俱來的美麗風姿,就像晴雨各異的慶湖般獨具韻味。

以景贊人,以人頌景,二者相映生輝,實在精妙。

最絕的是,“欲把青湖比青女”中的“青女”,既可指古代佳人,又能暗喻眼前的侍女青鳥,不僅實現了景物與人的對照,更完成了跨越時空的美人比拼。

這是何等殊榮!頃刻間,無數貴族千金向青鳥投去既妒且羨的目光,暗自感嘆她的好運。

有了這首詩,青鳥必將名垂千古!日後人們提起青女,必定會聯想到她!

在場眾人各懷心思,恨不能取而代之,哪怕做侍女甚至妾室,只求獲得隻言片語的贈詩。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