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失笑:“殿下,這不是價錢的事。老朽活了大半輩子,從未見過這等奇藥,更沒聽說誰真用過。”
“原來如此……”李承淵若有所思。
原來今晨從賀宗緯手中截獲任務後,系統額外賞賜了三粒假死丹及解藥。藥效與老黃所言相仿,服下後能維持十二時辰假死狀態,逾期不服用解藥便會真的一命嗚呼。
起初李承淵以為這只是虛構之物,沒想到世間確有相關傳說。雖說不打算假死,但留著防身也未嘗不可。想到賀宗緯人品低劣,連帶著獎勵都這般不上臺面,李承淵不禁暗自搖頭。
夜幕降臨,這場晚宴讓所有人都興致高漲。在李承淵的頻頻勸酒下,幾位姑娘都醉得不省人事。唯獨紅薯還保持著幾分清醒,不過也是醉眼朦朧。
李承淵親自攙扶著每位醉酒的姑娘回到臥房,臨走時特意叮囑紅薯要照顧好自己。安頓好眾人後,他徑直走向了青鳥的閨房……
天剛矇矇亮,李承淵就勉強從床上爬了起來。因為慶帝昨日傳旨,今日要舉行朝會,這是他首次參與早朝。習慣了睡懶覺的他,此刻困得直打哈欠。
桑文手腳麻利地幫他梳洗更衣。直到用冷水洗過臉,他才算徹底清醒。來到餐廳時,發現早餐早已備好。偌大的餐桌上只有他一人用餐——作為一家之主,該守的規矩還是要守的。像昨晚那樣的狂歡,終究只是偶爾為之。
府上現在有兩位廚娘。手藝精湛的那位專門伺候李承淵,另一位則負責下人們的伙食。今日的早點十分樸素:熱騰騰的包子、香濃的米粥、爽口的涼拌菜、開胃的醃菜,還有清甜的黃瓜點心。雖然簡單,卻美味可口。不得不說,梧桐苑這位廚娘的手藝確實了得,比之前慶帝派來的御廚強太多了。
剛用完早膳,紅薯就來稟報說車馬已備妥,護衛隊也通知到位。李承淵聽得心頭一暖,暗自竊喜。紅薯雖然才來不久,但辦事細緻周到,讓他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心服務。相比之下,溫柔體貼的青鳥和桑文在效率上還是稍遜一籌,可能是經驗尚淺的緣故。
如今的他可謂是要啥有啥!把紅薯狠狠誇讚一番後,在她羞澀的目光中登上了馬車。老黃一個箭步躍上車轅,繼續擔任貼身護衛。不過說實話,自從跟了李承淵,老黃的小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滋潤,出門在外從沒受過委屈。生活質量比以前不知提高了多少。
說來也怪,堂堂大宗師老黃之前居然一直在街頭流浪。不過轉念一想,或許這就是他追求的自由生活方式。對於他這樣的絕世高手來說,錢財根本不是問題。所以所謂的“流浪”,倒不如說是遊戲人間更為貼切。
車輪碾過石板路,發出沉悶的聲響。車廂內,李承淵閉目養神,趁機打了個盹。不知行駛了多久,馬車終於停在了皇城入口處。按照規矩,從這裡開始必須步行入宮。
剛下馬車,李承淵就撞見了等候多時的太子。對方一見到他,立刻熱情地揮手示意。“三弟,可算把你盼來了!”太子笑容滿面地說道。
“大哥專程在此等我?”李承淵故作驚訝。
“那當然!”太子一臉關切,“你初次上朝,我擔心你不懂規矩,特地來給你指點一二。”
“大哥真是體貼入微!”李承淵嘴上這麼說,心裡卻在冷笑。太子這番做作,無非是想在眾目睽睽之下展示兩人的親密關係,向所有人宣告李承淵已經歸入他的陣營。
這分明是要徹底將他拉攏過去。至於之前私下約定的結盟條件,太子壓根沒打算遵守。不過李承淵並不點破,因為這樣的局面正是他想要的。
很快,太子與李承淵並肩入朝的訊息就傳開了。連在御花園等候的慶帝都聽聞此事,不由得皺起眉頭。姍姍來遲的李承澤得知後,臉色更是陰沉。
他最擔心的就是李承淵倒向太子那邊。原本以為聰明人都不會這麼選擇,沒想到李承淵偏偏走了這條路。
雖然不能確定他是否真心投靠太子,但至少能確定他沒站在自己這邊,這讓李承澤心煩意亂。
步入議事大殿,李承淵見到了許多熟悉的面孔。除了慶帝和陳萍萍外,殿內還有兩位獲賜座的大臣——右相林若輔和兵部尚書秦業。
李承淵的目光在秦業身上多停留了片刻。這個看似溫和的老人,實則是太平別院慘案的主謀之一,後來京都之亂時更是原形畢露。
作為重生者,他深知自己是葉輕眉之子。對於殺害母親的兇手,他絕不會心慈手軟。不過現在還不是動手的時候,等範閒掌控內庫和鑑查司後再算總賬也不遲。
此外,他還看到了監察院院長陳萍萍和戶部侍郎範建。兩人都在暗中打量著他。陳萍萍神色淡然,目光深邃,讓人捉摸不透;
範建則對他報以友善的微笑,眼神中透著親切。李承淵雖然回以微笑,但很快就收斂了笑意。為了不暴露身份,他必須和範建保持距離,現在走得太近對他不利。
殿內還有監察院院長賴名誠、禮部尚書郭攸之、鴻臚寺少卿辛其物等人。看著這些熟悉的面孔,李承淵更加期待範閒的到來。如今的京都如同一潭死水,只有等範閒登場,才能攪動風雲,讓好戲真正開演!
殿中群臣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在這位京都最炙手可熱的人物身上。作為慶帝精心栽培的第三位儲位爭奪者,眾人都在暗自盤算是否該押注這位三殿下。
清脆的鐘聲迴盪在大殿中,慶帝緩步而入。文武百官紛紛行禮。身為皇室成員,李承淵與太子、李承澤一同站在殿前,按照禮制只需拱手致意,不必行跪拜大禮,儀式相當簡潔。
待慶帝在龍椅上坐定,眾臣才直起身來。垂簾後傳來慶帝渾厚的聲音:“諸位愛卿,今日議事之前,朕要向各位引薦三皇子——李承淵!”
聽到召喚,李承淵立即上前,恭敬地深施一禮。“兒臣拜見父皇。”隨即轉向滿朝文武,抱拳環視一週。“見過諸位大人。”
群臣齊聲回應:“臣等拜見三殿下!”
禮畢,慶帝開口道:“承淵,你才華橫溢,近來連作十二首佳作,朕甚感欣慰。特准你參與朝議,學習政事。若有不解之處,當虛心請教,切莫驕傲自滿。可明白?”
“兒臣謹記。”李承淵再次躬身應答。
“退下吧。”
李承淵行禮後退回原位。隨後便是例行的朝政商議。
原本李承淵還擔心慶帝會當眾考校他的學識。令人意外的是,直到朝會結束,慶帝都未再提及此事,這讓他暗自慶幸——若真被問起,以他現在的準備程度,恐怕真要出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