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紀……半導體神國……”
電話那頭,李華德咀嚼著這幾個字眼,他那顆堪比超級計算機的大腦,在經歷了長達一分鐘的宕機後,終於重新開始運轉。他沒有質疑陳凡的決心,也沒有懷疑陳凡的財力,他只是用一種近乎乾澀的聲音,指出了一個最冰冷、最殘酷的現實。
“陳凡,造晶片,比造原子彈還難。”
“原子彈,你只需要聚集一幫最頂尖的物理學家,給他們一個封閉的環境,理論突破了,工程問題就可以慢慢解決。但晶片,尤其是你想做的那種,顛覆世界規則的晶片,它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橫跨數十個學科的頂尖工業文明。”
“它需要全世界最精密的光學儀器,最純粹的化學材料,最頂尖的軟體工程師,以及……最關鍵的,數萬名擁有二十年以上經驗的、像精密儀器一樣工作的產線工程師。”
“你有【未來芯】的圖紙,就像你有了一本《聖經》。但是,誰是能讀懂《聖經》的教宗?誰又是能將《聖經》的教義,變成一座宏偉教堂的建築師?”
“我們缺的不是錢,甚至不是理論。”李華德的聲音,第一次帶上了一絲無力,“我們缺的,是人。是能夠將神之藍圖,變為現實的……神之工匠。”
李華德的話,像一盆冰水,澆熄了“創世紀”計劃帶來的所有狂熱,露出了其背後冰冷而堅硬的現實骨架。
然而,陳凡的臉上,卻沒有絲毫的動搖。
“你說得對。”他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一股斬釘截鐵的力量,“所以,在鑄造神國之前,我們得先找到,第一位使徒。”
結束通話電話,陳凡站在“未來中心”的頂層,俯瞰著這座已經臣服於他腳下的城市。他的目光,卻早已越過了江州的邊界,投向了整個世界。
他很清楚,他腦海中的那些技術,對於這個時代的地球來說,無異於天外文明的火種。他需要找到的,是這個時代裡,最有資格、也最有能力承接這份火種的人。
他撥通了王芳的電話。
“王小姐,我需要你幫我做兩件事。”
“第一,以未來科技的名義,註冊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名字就叫——‘未來半導體’。”
“第二,以這家新公司的名義,面向全球,釋出一份‘招賢令’。”陳凡的嘴角,勾起一抹豪邁的微笑,“內容很簡單,不用寫任何具體的要求和職位,只需要寫三條。”
“一,薪資,上不封頂。”
“二,研發預算,上不封頂。”
“三,專案主導權,絕對保證。”
電話那頭的王芳,再次被陳凡這石破天驚的手筆給震住了。她甚至能想象到,這份堪稱瘋狂的招賢令一旦釋出,將在全球科技圈,掀起何等恐怖的滔天巨浪。
“這已經不是招人了,你這是在向全世界的半導體巨頭宣戰!”王芳的聲音帶著一絲興奮的顫抖。
“不。”陳凡的眼神深邃如海,“我只是在告訴那些被囚禁在籠子裡的雄獅,在東方,有一片廣闊的草原,正等待著它們自由地馳騁。”
“我明白了。”王芳重重地點頭,“千金買馬骨,你這一招,玩得比古人還絕。我馬上去辦!”
在王芳去佈局這場全球風暴的同時,陳凡將意識沉入了一個只有他自己能進入的加密頻道。
“K,我需要一份名單。”
“全球範圍內,所有在半導體,尤其是光刻機領域,最頂尖的華人科學家。我不要那些功成名就、身居高位的,我只要那些……懷才不遇、被埋沒、被排擠,心中有火,眼裡有光,卻被現實澆滅了所有希望的……失意者。”
指令發出,不到十分鐘,一份經過最高加密處理的檔案,出現在了陳凡的電腦螢幕上。
檔案只有一個名字——路知遙。
照片上的男人,約莫五十歲出頭,戴著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鏡,頭髮有些花白,眼神中透著一股濃濃的疲憊和落寞。
但他的履歷,卻輝煌得刺眼。
“路知遙,五十一歲。曾任荷蘭光刻機巨頭ASML,EUV專案首席光學工程師,主導了NXE:3400B型號核心光源系統的研發,是全球光刻領域最頂尖的十位專家之一。”
“五年前,在國內‘千人計劃’的感召下,放棄ASML價值千萬歐元的股權和首席科學家的職位,毅然回國,希望能為華夏的晶片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回國後,加入某國營研究所,任副所長。因其提出的技術路線過於激進,與所內保守派院士產生嚴重衝突。又因不善人際關係,屢遭排擠。其主導的‘國產EUV光源預研專案’,在申請到一筆啟動資金後,便被無限期擱置,團隊也被迫解散。”
“一年前,心灰意冷的路知遙辭去所有職務,接受了老同學的邀請,前往中西部一所二本院校‘江州理工大學’,擔任特聘教授,從此不問世事。”
看著這份履歷,陳凡的眼中,閃過一絲凌厲的光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