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痛擊孫權

第43章 孫權無能狂怒

南中且蘭雪峰山口——

一個羽扇綸巾的中年男人,站在山口微微發呆。

“丞相,我們還在這等什麼?”

馬謖焦急的問道,此刻不該是立馬趕到永安,好好訓斥一頓陛下麼?一想到陛下派他去出使,然後立馬就打下巫縣秭歸,要不是自己口才好,說不定直接沒了。

諸葛亮不作聲,他還想再等等,他對陛下充滿了期待。此刻,若是陛下打下了臨沅,這就證明陛下是個軍事天才。

將來興復漢室,只是一路的話,戰術太過死板,很容易被人看破,若是陛下能跟上自己的節奏,再領一軍,戰術就能千變萬化。

就算退一步來講,自己出師北伐,陛下坐鎮後方,那也是讓人無比放心,畢竟李嚴雖然很有能力,但是小動作太多,十萬大軍一旦出秦嶺,任何一個疏忽都會很致命。

“丞相,時候不早了,我們是不是該啟程回成都了——”

馬謖再次勸說,就算不想去教訓陛下,回成都主持大局也是好的。

“丞相,約定的時間,過了——”

楊儀也上前,大軍在且蘭多呆一天,消耗就多一分,大漢手頭緊,得掰開了過日子。

“拔營回師——”

諸葛轉身,是我太急了,陛下還年輕,失敗不要緊,只要他有上進心就好。

雪峰山只有一條小路,大軍要過去必須保證絕對的安全,更加重要的是糧草供應問題,若是沒有打下臨沅,漢軍能過去,糧草補給過不去,一旦戰事不順就會全軍覆沒。

這就是諸葛亮在此等待訊息的原因,若是陛下拿下了臨沅,武陵郡唾手可得,大軍過去了就能就地補給,和東吳會獵臨沅。

只要在臨沅擊敗陸遜,東吳就不得不談判,就坡下驢把武陵郡割給大漢。

三國演義,諸葛亮七擒孟獲,古今文明。但是真實歷史上,諸葛亮可沒有七擒孟獲。他只是七戰七捷,直接把孟獲打的破防投降。

這場原本是徵匪首討高定庸愷的南征,結果高定被斬首行動,庸愷被斬首行動,反而是南中大士族孟家孟獲,扛得最久。三國時期計程車族,的確影響力極大!

南中之戰其實只打了半年,可是諸葛丞相對南中少數民族的影響力,竟然能長達一千八百多年之久,在佤族傳說中,他們的祖先曾受到諸葛亮極大的幫助。諸葛亮教會他們祖先種植水稻、建造房屋,甚至連他們用布纏頭的習俗,也和諸葛亮有關。

在佤族心中,諸葛亮就是他們的神。而且佤族先民還聲稱,諸葛亮曾和他們有過一個約定,那就是為漢朝看守南大門。

很難想象,丞相是如何做到這些的,畢竟南征也就半年多時間,他還要打戰,能抽出的時間就更少了。丞相這辦事效率可謂是離譜至極!

武昌——

紙醉金迷的劉琰迷迷糊糊,這兩個月在東吳,那可謂是神仙日子。據說,東吳歌舞團都是孫魯班調教的,是個男人都得被吃幹抹盡。

此刻劉琰頂著兩個黑眼圈,人也消瘦不少,色是刮骨刀果然誠不欺我。

“對對,我是該回去了——”

劉琰想起來,自己是來出使的,賴在這吃吃喝喝這久,難怪人家有脾氣。

孫權冷著臉。

顧雍臉色也很難看,聽說他兒子給王太子寫了一封信,瞬間嚇得他差點魂飛魄散,此刻那些知道這個秘密的,都已經物理保密了。

諸葛瑾和諸葛恪也是神情緊張,尤其是諸葛恪,深怕吳王暴走,小命不保。

孫權起身——

“來人,割下劉琰的手指,送往秭歸——”

孫權想了半天,瞬間想出一個好主意,那就是威懾劉禪。這不就想起大漢的三號人物劉琰。

按照劉備託孤來講,劉琰的確算的上三號人物,只不過此人能力不行,只是當作宗親選的。

“吳王,我這是哪裡得罪你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