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沒想到,
自己一句話,竟然造成了朱高煦造反、慘死的悲劇結果。
朱元璋見狀,又拍了拍朱棣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如今你已登基為帝,儲君之事至關重要。
高熾是世子,且有明君之資,你當堅定不移的培養他,切不可再讓朱高煦心生幻想。
否則,兄弟鬩牆、手足相殘,必將危及我大明江山社稷。”
朱棣連忙應道:“兒臣明白其中利害,定會妥善處理此事,也會對高煦加以約束,絕不讓他做出不軌之事,動搖大明根基。”
朱元璋又叮囑道:“咱留給你的那三個姓楊的,都是治國好手。
你要用心考察他們,委以重任,他們定能助你成就一番大業。”
“兒臣記住了。”朱棣點頭稱是。
朱元璋並不打算多做停留,他留在這裡,反而會讓朱棣有所顧慮,束手束腳。
於是,他轉頭看向蘇秩,說道:“道長,我們回去吧。”
“確定要回去了嗎?”蘇秩再次確認道。
“嗯,確定。”
朱棣還想再問些什麼,
但一道柔和的白光閃過籠罩在朱元璋、蘇秩、諸葛亮、岳飛四人身上,隨後瞬間便從原地消失。
剛剛還是五個人站在這裡,眨眼間就剩下了朱棣一個人。
“這世間原來真有神仙……”朱棣目瞪口呆的站在原地,一個人喃喃自語。
好一會兒後,回過神來的朱棣,
緩緩走到朱元璋和馬皇后的牌位前,
恭恭敬敬地燃香祭拜,輕聲說道:
“爹、娘,兒臣會盡最大努力建設大明,積攢功績,爭取早日前往玄臻觀……到那時便能與你們再次相見了。”
“諸葛孔明不愧是治國大家,所提的那些建議,其中有許多與兒臣的想法不謀而合。”
“兒臣原本因篡位之舉,擔心遭受世人非議,故而不得不考慮全部恢復祖制……”
“但如今有了爹的支援,兒臣無需再有顧慮,可以放心大膽地去推行自己心中所想的治國之策了!”
“爹,謝謝您……”
朱棣上香完畢,又對著牌位跪了下來,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響頭。
……
蘇秩他們幾人回到玄臻觀,發現天已經大亮了。
再看時間,是第二天早上了。
老朱他們三個都困得不行,各自把各自想要的東西帶上後,就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只是一個恍惚間,
岳飛就從玄臻觀回到了自己世界的寧真觀。
站寧真觀耳房裡的岳飛,此刻心中久久難以平靜。
周圍無人,他便踱步走出了道觀,一人來到觀中庭院的石凳上坐下,心中思緒萬千。
回想起在後世玄臻觀看到的宋朝歷史,那些文獻裡的文字,
如同一把大鐵錘,
一下又一下地重擊著他的內心,
好似還有個人在他耳邊不停地大喊“80!80!80!!”
“原來,不管我如何奮力拼搏,終究還是無力改變大宋的命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