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明朝禮制,新帝登基之前必須拜謁先帝陵寢。
這看似簡單的先後順序,實則關係到朱棣得位是否正統的重大問題。
楊榮正是看到了這其中關鍵,所以才敢主動前來攔駕,為自己在新君面前留下一個深刻的好印象。
看得出來,他是個聰明人,也是個懂得變通的人。
楊榮是朱棣留給朱高熾的顧命大臣之一,與楊士奇、楊溥並稱“三楊”。
這三人在學問上或許比不上方孝孺、齊泰、黃子澄,但是在治國理政的能力上,卻要遠遠超越他們。
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得以順利當上皇帝,很大程度上都離不開三楊的幫助和謀劃。
也是在三楊的輔佐下,明朝才得以出現“仁宣盛世“,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也得以成為一代明君。
可以說,在識人用人這方面,朱棣可能還要超越老朱的。
楊榮雖然沒有見過朱元璋,但還是看過老朱畫像的,只是他很難跟已經死去的老朱聯絡起來。
不過,目前朝中還有許多大臣是見過,甚至是長久接觸過朱元璋的。
只要他們看到眼前這位,自然就能立馬分辨出真假。
楊榮是個聰明人,他自然不敢去賭朱元璋是不是真的。
他只是連忙爬起來,然後跪在朱元璋面前,行禮道:“臣翰林院編修楊榮,參見……陛下!”
朱元璋雖然沒見過楊榮,但在關於永樂朝的歷史資料和影片裡,瞭解過這個人。
他知道楊榮才華卓越,在朝政上勤勉盡責,處理邊防事務得心應手、遊刃有餘,為明朝初期的穩定繁榮立下了赫赫功勞。
朱元璋沒有去扶楊榮,畢竟這是兒子的重臣。
老朱給朱棣使了個眼色,然後說道:“楊榮才華卓越,堪當重任,日後你要重用他。”
楊榮還處在驚慌當中,卻忽然聽到“陛下”對自己誇讚有加,當即像是喝醉了一樣,有點飄飄然的感覺。
朱棣卻好奇的問道:“爹您都沒見過他,如何知曉他可堪大任?”
聽到朱棣喊爹喊的如此自然,楊榮終於確信,這丫就是朱元璋,大明的開國皇帝!!!
他孃的,死了四年的老朱,為何會出現在這裡?!
是詐屍、還魂,還是壓根兒就沒死?!
不對!
絕對不對!!!
朱元璋死的時候71歲了,怎麼可能如此年輕?!
難道真是見鬼了?
楊榮心中一陣陣的翻江倒海,但面上卻還是維持著風平浪靜。
他不僅聰明,而且也有城府。
朱棣此刻卻有些好奇的打量著他。
楊榮敢獨自一人攔住並自己提醒自己要“先謁陵,後即位”,足以說明他的膽大心細,智謀過人。
而且,還破天荒的得到了朱元璋的讚揚,或許真的是一個大才。
於是,朱棣親手把他扶了起來,然後說道:“看你機敏有眼光,以後就跟著本王吧。”
楊榮心中一喜,正要行禮,卻意識到老朱還在這裡。
他如此明目張膽地投效燕王,真的合適嗎?
朱元璋這種人精中的妖精,怎能看不出楊榮的顧慮?
於是,老朱說道:“朕升你為翰林修撰,你去替朕擬旨。”
“這就升官了?”楊榮再次驚喜,躬身行禮道:“謝陛下隆恩!不知陛下有何旨意?”
“廢除建文帝朱允炆,令燕王朱棣繼承皇位!”
“!!!!”
此話一出,朱棣激動地嘴唇顫抖。
楊榮只覺雙腿有些發軟,
但眼前彷彿出現了一道萬丈光芒,
光芒散去,
展現在他面前的,是一條散發著微光的康莊大道!
他知道自己賭贏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