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道觀通曆史,開局老朱來上香

第82章 明末,是否還能搶救一下?

朱元璋思索片刻後,回道:“辦法不是沒有,只是實施起來太難。”

李世民這時候突然插嘴道:“說來聽聽!”

老朱想著,李世民、劉秀都是政治上的一把好手,說不定會有一些好的建議。

於是,他說道:“咱覺得,首先還是得從財政入手。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沒有錢,軍隊、百姓、朝廷都無法維繫。

那時候,官僚士大夫和地主豪商早已勾結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利益集團。

這種集團,必須得用強力打破才行。

皇帝可以聚集有限資源,建立一支直屬於他自己的部隊,用這支部隊去查賬、收稅。

收稅就先從王室貴族開始,他們都帶頭捐獻了,下面的官僚士大夫也就沒理由不捐。

從藩王到勳貴,再到官紳地主,挨個徵‘救國稅’,誰要是敢不捐,就殺雞儆猴。

先把錢徵到手,再購買糧食,解燃眉之急……”

“那這支軍隊,不就跟錦衣衛差不多?”岳飛詫異道。

“但這麼一來,會不會激起藩王乃至士大夫的反抗?”李世民問道。

蘇秩端菜過來,恰好聽到朱元璋的提議,順口說道:“這事兒如果是老朱你來操作,估計沒人敢反抗。但如果是崇禎帝由檢,恐怕大明直接就崩了。”

“好像……是啊!”朱元璋也意識道了問題所在。

他想的辦法是以自己的能力和威望為基準,卻忽略了朱由檢已無法完全掌控大明的現實。

蘇秩接著說道:“明末的土地兼併已達臨界點。

據史料記載,江南地區‘有田者什一,為人佃作者什九’,

而加派三餉(遼餉、剿餉、練餉)更是激化了矛盾。

你如果減免賦稅,那你就要面對國庫空虛的現實。

你若推行‘均田免賦’,則直接觸犯士紳利益,可能引發地方武裝叛亂。

老朱你那時候‘籍沒豪強’重新分配土地的做法,在明末已缺乏執行基礎。”

蘇秩這段時間除了修煉,還是惡補了不少歷史知識的。

此刻話一出口,頓時讓眾人驚豔不已。

老朱雖然來了幾次後世,也看過不少歷史資料和各種分析,但他始終是古人,一時難以跳出固有思維框架。

此刻,見蘇秩似乎有自己的看法,於是連忙請教道:“道長您道長看得如此透徹,可有破解之法?”

蘇秩想了想,說道:“我暫時也沒什麼辦法,不過可以先給你們分析下明朝滅亡的關鍵因素。”

“請道長賜教!”朱元璋、秦良玉異口同聲說道。

“崇禎年間,全國饑荒,除了天災,就是人禍。

百姓沒有田,沒有糧食,活不下去了,就只有造反。

而歷史上,李自成在崇禎十三年佔據河南後,透過‘均田免賦’口號迅速壯大勢力。

從這裡可以看出,百姓的訴求其實很簡單——誰能讓他們活命,他們就支援誰。”

蘇秩頓了頓,繼續分析道,

“還有,崇禎帝剛愎多疑,頻繁更換甚至冤殺將領,對閣臣也猜忌不斷,導致戰略缺乏連貫性。”

“要想扭轉崇禎時期的頹勢,根子還得從朱由檢本人開始改變才行。”

聽完蘇秩的分析與建議,秦良玉的心徹底涼了。

畢竟,總不能真把皇帝換成朱元璋吧?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