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後,才輕輕一嘆,與奇怪看他的李晨,心事重重地走了。
-------------------
除了每天需要打針檢查,應對傷口的疼痛,更需要忍受清湯寡水的食物外,梅謙在醫院中住得也算安穩。
但他遭遇暗殺的新聞,在各大媒體,網路平臺上已掀起了軒然大波,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梅謙的安危,以及這次案件的前因後果,自是受到全社會的關注。
而夏都警方,無疑也處在了這場風暴的正中心,看上去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但尋常警員有各自的工作要忙,沒心情搭理這些。
至於外界認為理應焦頭爛額的刑警隊核心人物,其實注意力根本就不在這件案子上了。
因為他們取得梅謙的筆錄後,已經能夠結案了。
更因為,隨著畫梅行動前期工作的順利展開,專案組在這晚,進行了第一次內部會議。
與行動代號相同,他們針對的也是關於梅謙,可在這場會議中,梅謙已從受害者的身份,轉變成了犯罪嫌疑人。
而會議剛一開始,所有與會成員都得到了一份關於犯罪嫌疑人的資料。
【梅謙,真實姓名不詳(猜測是化名)
年齡不詳(骨齡在25-30歲之間)
籍貫不詳(從飲食習慣看,大約在東山省)
學歷不詳(應該受過高等教育。)
五年前所有經歷不詳(車禍後嫌疑人自稱失憶,目前存疑!)】
“好傢伙。”一位從外地借調來的老刑偵專家看了眼資料,忍不住笑著感嘆:“大約,猜測,推測,應該,這些詞竟能出現在這裡。梅謙大作家我可是如雷貫耳,不是都抓了兩回嗎?感情啥也沒問出來了?”
“咳!”秦森尷尬地咳了聲:“嫌疑人五年前出了場車禍,這也是他第一次以梅謙的身份出現在其他人面前,無論我們如何調查,都查不到他過去存在的痕跡。”頓了頓,無奈地道:“嫌疑人咬死了失憶,一切都忘了,我們也沒辦法。最後因證據不足,只能無罪釋放,轉頭人家就投訴了,搞得我們也焦頭爛額。”
“硬骨頭?”老專家挑眉,露出一副十分感興趣的模樣。
“很難纏的對手。”秦森嘆道:“這件案子原本只能擱置,但前幾天,我們尋找到了新的切入點,經過上級允許,才重新啟動了對梅謙的調查。”
“夏都地下古墓中的文物出現在馬頭溝,梅謙明顯是知情者?”老專家將資料翻到最後一頁,不禁皺眉:“單憑這點就懷疑他也參與過盜掘,似乎立不住腳。”
“確實,而且古墓的勘測工作還在進行,墓中的具體細節還要專家進去才能清楚。”秦森認同地點頭:“所以,目前只是秘密調查階段。不過……”說到此,他黝黑的臉上露出了些許笑容出來:“經過協調,考古局和夏都電視臺都已同意配合。相信,很快就能找到梅謙的犯罪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