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不科學

第831章 會展結束

想到這裡,王通重重嚥了口唾沫,對李清照說道:

“居士,這也是《永樂大典》中找出的記載?”

李清照點了點頭:

“沒錯,同樣出自皇城司的文獻。”

在說這番話的時候,李清照的語氣中也帶著一抹感慨。

看過《走進不科學》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徐雲當初在經歷老蘇副本的時候便已經發現過這兩個裝置的蹤跡,並且從邏輯上也證明過它們的合理性:

老蘇當初鼓搗的渾儀轉動裝置以及“天衡”系統,那都是現代天文臺轉移鍾和現代機械鐘錶的雛形,李約瑟當初親自為老蘇做過評價:

“蘇頌把時鐘機械和觀測用渾儀結合起來,在原理上已經取得完全成功。他比歐洲人羅伯特·胡克先行了6個世紀,比方和斐先行了7個世紀。”

而擺輪遊絲作為機械鐘錶核心中的核心,被老蘇一同造出,這是完全經得起推敲的事情。

但另一方面。

徐雲在副本中的經歷僅有他自己可知,在沒有實物證明的情況下你推測的再合理,想在公眾層面上讓社會認同卻也是沒可能的。

否則的話任何發明以後都不需要實物,只要合乎邏輯就可以認為它存在了——這豈不是分分鐘就要亂套?

結果徐雲無論如何都沒想到的是。

這兩項原本他以為永遠都無法為老蘇證明的古代科學成果,居然隨著《永樂大典》的出現而一同問世了。

翁同等人不但在皇城司的文獻中找到了相關記載,甚至還發現了自吸泵的完整設計圖紙——那是徐雲頭一次感覺古代特務機構這玩意兒居然還有存在的意義.....

可以預見的是。

隨著今天這場展會熱度的擴散,老蘇的知名度也會逐漸增加,至少.....

能夠讓他離他本該享有的歷史高度更近一些。

當然了。

同樣可以預見的是期間必然會有各種持反對態度的觀點出現,認為這是兔子們在造假的YY,不過這些蟲豸註定將會淹沒在人民群眾的口誅筆伐裡。

如果有些蟲豸暫時依舊沒死,那隻能是因為咱們的航母還不夠多。

“......”

一個小時後。

參觀完北13廳以及後續北14廳的王通等人來到了展館出口,他們的觀展之旅即將在這裡畫上一個句號。

“居士,朱先生。”

張瑩有些感傷的看了眼朱祁鎮與李清照,戀戀不捨的說道:

“咱們今後還會再見嗎?”

儘管明知面前的兩位都是虛擬的數字人,但在強大算力的支援下,王通張瑩在整個過程中幾乎都是把他們當做了真人看待。

這一個多小時裡幾人的友誼不算深厚,但絕對難以輕易釋懷——畢竟這可是相隔千年的對話......

聽到張瑩這番話,李清照與朱祁鎮對視了一眼,笑著點了點頭:

“當然有機會了,我們的相關資料會完全保留在伺服器的後臺,這次的展覽也絕非偶爾為之。”

“在今後的時間裡,國博方面還會繼續舉行類似的活動,到時候別說蘇頌府邸了,你們甚至可能參觀北宋汴京,去遊覽盛唐河山,甚至有可能親臨狼居胥。”

“單純從‘生命’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可能活的要比你們更加長久一點呢......”

李清照的解釋可不是敷衍,國博方面確實有計劃進一步發展數字展覽,畢竟這種模式比起常規觀展可是要有意思的多了。

實際上如果不是時間有限,國博這次確實有可能復原出完整的汴京。

譬如有條件的話國博可以事先準備好虛擬現實技術配套的活動地面,就是類似跑步機那樣隨著你人走動可以360度抽拉的裝置,這玩意兒比起MR技術甚至還要更加現實一些——如今很多自然災害體驗館就已經在用它了。

雖然除了場地之外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但至少從技術難度上看並不算什麼大問題,或者說有對應的可行性。

至於再見到李清照和朱祁鎮....這可就太簡單了。

國博用大成本搞出這麼些數字人可不是隻準備用這麼一次的,每個數字人背後都有對應的AI模型和算力支撐,只要保留這些資料,這些數字人就與真人無異。

如果王通張瑩願意支付一定相對昂貴的代價,他們甚至能加上李清照和朱祁鎮的微信好友,直接進行語言乃至影片聊天,而且對話內容絕不會是人工智障那樣的質量——這類數字人服務現在其實就有機構提供訂閱,只不過水準差距極大。

像某些套殼的電子公司只要你花一兩百塊錢就能搞出個勞什子AI女友,但言行極其愚蠢,目前想要比較靠譜的服務每個月大概要兩到三千塊錢....唔,扯遠了扯遠了......

總而言之。

今天分別之後,再見並非難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