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不科學

第822章 霓虹:找到爸爸了(下)

“.....霓虹的第十六任天皇,是華夏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

在聽到朱祁鎮這句話的剎那。

張瑩忽然感覺眼前微微一震,整個世界似乎都停滯了幾秒鐘。

這種奇異的感覺讓她有些恍惚,張瑩下意識瞪大了眼睛,滿臉都是難以置信。

過了足足有好一會兒,張瑩方才回過神,只見她的雙眼凝視著朱祁鎮,像是在尋找著某種確認:

“朱先生,您說什麼?霓虹的第十六任天皇....是華夏人?”

朱祁鎮對於張瑩的表現並不意外,雖然他只是個數字整合體,但用於聯動的可是天河三號的伺服器:

“朱小姐,我沒說錯,你也沒聽錯,霓虹歷史上的確有一位天皇是華夏人。”

“雖然這個訊息聽起來很像營銷號的標題,但它真是我們從《永樂大典》中找到的記載。”

“實際上早在《永樂大典》出土之前,史學界就有一種類似的看法存在了。”

“畢竟霓虹的第十六任天皇....也就是仁德天皇,在一些現存的史料中表現確實有點異常。”

“仁德天皇.....”

張瑩聞言重新拿起手機,刪除之前搜尋的阿房宮,輸入了仁德天皇這個關鍵詞。

“仁德天皇,霓虹第16代天皇.....有學者認為,他就是《宋書·倭國傳》所記載的倭王贊(或彌),在位期間,重視農業,曾疏通難波的堀江......”

張瑩飛快掃了一遍有關仁德天皇的介紹,略帶費解的抬起頭看向了朱祁鎮:

“朱先生,仁德天皇的介紹似乎沒什麼異常的地方啊......”

朱祁鎮輕輕的笑了笑,搖頭道:

“張小姐,你太急了,我話還沒說完呢。”

“仁德天皇所謂的異常比你看到的資料要複雜一點兒,首先在於他即位時的局勢。”

“關於這點,你可以先看看應神天皇去世後的相關記錄,也就是應神天皇百科中【政績】的最後一段話。”

“政績......”

張瑩按照朱祁鎮的指示重新開啟了一個介面,很快找到了這位土木堡戰神所指的內容:

“應神天皇死後,因為皇子眾多而出現繼位危機,以至三年皇位空缺,無人治理國家......”

看到這裡。

張瑩與王通二人齊齊發出了一聲輕咦。

子嗣眾多但三年無人繼承皇位、無人治理國家?

這確實有點奇怪啊.....

理論上來說【子嗣眾多】【三年無人繼承皇位】【無人治理國家】這三個詞,任意兩者並存那是有可能的,別說霓虹了,華夏曆史上就出現過很多類似的例子。

但倘若是三者同時存在....這就有點微妙了。

如果皇子數量很多,皇位懸而未決,那麼正常的發展無外乎兩種。

一是類似李世民那樣搞玄武門兵變,二則是一位皇子迅速掌握權力中樞,其他人割據一方領地打內戰。

前者的時間絕不會拖延到三年那麼長,後者或許可以打個三年甚至三十年,但記載絕不會是【無人治理國家】這麼溫和——譬如霓虹戰國時期的文獻,就曾經明明切切的提及到了內戰。

況且期間佔領權力中樞的皇子或許無法統領全國,但至少不會被描述成無人治理國家。

百科上這句話的內容像什麼呢?

像是應神天皇死後,一群皇子坐在火爐旁,一邊烤火一邊打著嘴炮——【我是大哥,應該我來繼承皇位】【不行不行,你幾把沒我大,應該我上位才對】.....

這樣文戰了三年,最終才有一位嘴炮之王脫穎而出,收下了已經亂成一團的倭國攤子.....

這畫風確實有點古怪。

看著臉上逐漸冒出些許思索之色的王通與張瑩,朱祁鎮開口道:

“怎麼樣,這段話是不是在邏輯上隱隱約約有點問題?——至少邏輯上稍微有點彆扭,對吧?”

張瑩輕輕點了點頭。

朱祁鎮見狀便又說道:

“很好,那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做一個假設啊——注意,只是一種假設。”

“如果這三年間霓虹既沒有內戰、同時也沒有人繼承皇位治理國家的原因,其實是因為.....他們在等人呢?”

張瑩頓時一怔。

等人?

張瑩下意識就想問一句等誰,但話沒出口,她便猛然意識到了什麼。

朱祁鎮的意思莫非是.....

霓虹人在等天朝上國來的新皇?

眼見張瑩與王通二人齊齊臉露錯愕,朱祁鎮又輕輕將左右手掌互相一拍:

“沒錯,等人。”

“如果那些霓虹皇子自知無法繼承皇位,於是乾脆整日擺爛,不理朝事也不彼此攻訐,整個倭島就這樣過去了三年。”

“三年之後,一位來自華夏本土的新王到來,倭國成了他的封地。”

“又過了千百年,這位新王便成為了所謂的仁德天皇,這個解釋你們覺得怎麼樣?”

“.......”

張瑩與王通彼此大眼瞪小眼的對視了一會兒,最後張瑩沉沉開口:

“這是《永樂大典》上的記載?”

朱祁鎮點了點頭,但很快又搖了搖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