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辟大明,從南洋建國開始

第8章 水師,戰船情況,船塢造船

還有比較麻煩的事情,就是鹽的問題。

婆羅洲西部沿海,海水鹽度太低,無法曬鹽,這裡沒有天然的鹽場,無法規模獲取鹽。

目前人少,透過海水煮鹽能獲得少數的鹽,還可以維持,加上鄭家帶來了一些鹽,短時間沒問題,等以後人多了,鹽就是致命問題。

要想辦法從其他地方尋找鹽或者跟別人買。

鹽鐵都缺,會極大限制鄭家將來的壯大。

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後需要解決的事情,鄭明都做了記錄,怕忘了。

十多天過去。

這些天,鄭明抽空就在空間內種糧食。

他現在發現一個空間的神奇之處,就是他可以透過自己的意念,隨意的控制空間內的東西。

之前苦哈哈的用鋤頭耕種,現在鄭明只要一個意念,就可以快速把糧食種了。

省時省力,只是消耗精神,但可以喝空間泉水快速恢復精神。

今天夜晚,鄭明進入空間中,準備收割第一批種下的水稻,玉米,土豆,紅薯,小麥等糧食。

外面一個月時間,空間內三個月時間,這些糧食都熟了。

鄭明透過意念,快速將這些糧食收割,需要脫粒的就順便給脫粒,不用晾曬,用意念脫去它們多餘的水分。

在空間中選了一塊地,用意念壓實後,堆放這些糧食。

空間內的東西不會變質,可以一直放著都沒問題。

“還可以這樣。”

等鄭明把這些成熟的糧食收割完後,看到它們的秸稈,藤蔓等等被空間的土壤吞噬不見了,地面就剩下土壤,其他什麼都得沒有。

“靈泉漲了一點?”

鄭明還發現,水潭中的乳白色泉水漲了一點,猜測著:“難道是透過在空間種植東西,然後土壤吸收它們的枝葉後會讓靈泉增加?”

覺得很有可能!

要是這樣,鄭明就不擔心靈泉被用完了。

雖然還不完全確定,但之後可以繼續嘗試。

他去看了看收穫的糧食,驚喜的自言自語:“不愧是神奇的空間,這裡種的糧食產量也太高了。”

經過鄭明的估算,在空間內種的這幾種糧食產量如下:

水稻畝產:兩千斤

玉米畝產:五千斤

紅薯畝產:一萬斤

小麥畝產:兩千斤

土豆畝產:一萬斤

……

目前收穫的這兩畝多地的糧食,大概有一萬多斤。

每人一天吃一斤的話,兩千人,能吃五六天的。

看起來似乎不多,但空間有十畝地,外面一個月,這裡就能收穫一次,每次平均能收穫六七萬斤吧,一年就是七八十萬斤。

全種紅薯,土豆的話,一年能收穫一百二十萬斤左右,夠兩千人吃二十個多月,夠一萬人吃四個月左右。

有了空間種糧食,鄭明就有了保障,有了退路。

同時多了一種出其不意的手段。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