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辟大明,從南洋建國開始

第55章 織造所,洋人鑄炮師

“公子,少夫人,我們織造所主要是負責紡紗,織布,刺繡,裁衣,縫製等活……”

“在這裡做工的都是女子,其中以十五到二十歲之間的女子最多……”

織造所的負責人賀怡香正在給鄭明和李幼嫆講解織造所的情況。

目前,織造所的規模不小,每個縣都有分所,做工的都是女子。

之所以說十五歲到二十歲的女子最多,那是因為這些人大多是念書到十五歲後沒有繼續讀書,又是一個人的情況,就被安排到織造所來做工。

在這個時代,女子十五歲,一般都可以嫁人了。

鄭家現在缺人,更希望有許多的新生命出現,希望更多人成婚。

但鄭明爭取了一下,現在鄭家的要求是十八歲後,應該儘量成婚。

當然,沒有強行要求,只是建議,並給了豐厚的成婚獎勵,鼓勵十八歲後儘早成婚。

於是,九成以上的女子到了十八歲後都會盡量成婚。

當然,也有例外,但一般不會超過二十歲,織造所二十歲的女子並不多。

除了這些年輕女子外,織造所還有非單身的女子,就是成家了的,但不願意種地,願意幹這裡的活,就安排來做工。

織造所,主要是負責紡紗,織布,刺繡,裁衣,縫製,以及還要製作布袋,麻袋等活。

鄭家一直在買麻布,棉布,當然不是都用來製作衣服穿了,還有許多做成麻袋,布袋,用來裝貨物。

織造所的活包括製作絲綢,但一般把絲綢製作的作坊安排在靠近桑蠶養殖園的地方,就近解決。

這裡不算是手工,紡紗,織布,用了許多的紡紗機,織布機。

而這些紡紗機,織布機,是織造所提要求,提設計,讓工造所那邊的木匠給製作的。

“好漂亮的刺繡。”

“你的手好巧啊,比我繡得好多了。”

“多謝少夫人稱讚,小女子可比不了您的。”

在觀察一個刺繡作坊時,李幼嫆發現有不少刺繡技藝精湛的女子繡出了十分漂亮,又感覺神奇的圖案。

這裡的刺繡,基本是用在絲綢上,這樣的絲綢能賣更高的價錢。

一般人買來穿的麻布衣服,棉布衣服,基本沒刺繡,需要刺繡的回家自己繡。

說起麻布,鄭家也有安排種植亞麻,不是鄭明在弄,而是讓農植所在安排。

不過,鄭明利用空間培育了一下種子/苗,然後分發給農戶種植。

只是現在規模不大,還是需要從外面買麻布。

看過相關穿越小說的鄭明記得珍妮紡紗機的大致設計結構,但現在用不著,鄭家沒有種棉花,需要紡紗需求不大,目前的紡紗機完全能滿足。

等將來有地方種棉花,或者其他原料多了,人手不夠時,再拿出珍妮紡紗機來也不遲。

在織造所待了一上午,下午李幼嫆去的,鄭明沒再跟去。

“坤江東岸那邊跟土著人打起來了?”

“是的公子,剛傳回來的訊息。可能是我們在山中伐木無意中進入了他們認定的地盤,然後偷襲我們的人,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傷。

後來陸戰隊出動,對他們進行攻擊,殺了一百多人,跑了數十人,抓到到數十人,應該是一個土著人的小部落,人不多。”

鄭明聽了後沒說什麼,對於這種喜歡好偷襲殺人,不願意接觸溝通的土著,不必手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