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會給各家提供水稻種子,耕牛,肥料,馬匹運送稻穀……這些都是免費的。
現在種稻穀,除了交一成的稅,剩餘的都是我們自己的糧食。”
現在,除了新的縣,其他各縣都在嘗試新的稅收政策。
“只要懶惰,好好種地,每畝水田每次能收五百斤左右,四次就是兩千斤左右,也就是一噸。”
“村長,什麼是噸?兩千斤就是一噸嗎?”
“這是總督府新制定的計量單位。現在用的斤,公斤,噸,都和我們以前知道的有差異。
你們以後慢慢了解,只要知道五百斤畝產的水稻,大概相當於過去的兩石半就行。
一畝地,一年就能得到大概十石稻穀,交稅只需要一成,就是一石,剩下九石都是我們自己的。”
一畝地,一年就可以得到九石稻穀,都是自己的!
新來的眾人震驚,難以想象。
他們以前見到的良田,一畝地就三四石,而他們種的地,一般有兩石左右的收成,除掉各種稅,剩下的勉強餓不死。
現在一畝地,就能有九石稻穀是自己的,這也太多了啊!
難以置信!
村長看到他們的樣子,想到了當初他也是差不多的反應,笑著說:“很多糧食吧?
多的根本就吃不完。
吃不完,沒地方放,會壞掉,會被老鼠吃了,若是擔心這些,可以將多餘的稻穀賣給總督府。
總督府現在收稻穀是六個銀元一噸,也就是十石。
銀元是這裡的錢幣,是用銀子鑄的新錢,很好用,比用銀子方便很多,又好看……”
鄭家現在已經在推行新的計量單位,這是鄭明主導的。
毫米,厘米,米,平方米,立方米,裡,公里,平方公里……
克,千克,噸,斤,公斤……
基本與現在的差不多。
這是對內推行的新計量單位,同時還有配套的衡量工具,稱,尺子,標準砝碼等等。
對外嘛,現在是用鄭家新的計量單位與葉家,李家,西洋人的計量單位進行換算。
久而久之,只要鄭家這些計量單位更實用,他們逐漸的就會統一計量單位。
若是鄭家以後足夠強大,其他人對鄭家新計量單位的認同會更快。
“家裡有超過十八歲,不到四十歲,沒老婆的,不用慌,之後總督府會給你們安排。”
村長又說到一個讓人激動的事情:“當然,你們非要自己找,也可以。”
自己找?
開玩笑!
要是有那個條件,這些人會一直單著,會背井離鄉,千里迢迢來南洋討生活?
“還有啊,十五歲以下的孩子,五十歲以上的老人,每月能領半個銀元,也就是五百文銅錢。”
“八歲到十二歲的孩子必須去村裡的小學學塾唸書,若是足夠聰明,十二歲後透過考試可以繼續去讀中學學塾,甚至可以去書院唸書……”
“孩子唸書不用花錢……”
“還有,多生孩子,多生,獎勵越多……”
村長順便給大家講了講各種福利。
“村長,我感覺我們這裡就是世外桃源啊,這也太好了,像是在做夢啊!”
周老三忍不住感嘆道。
他說出了絕大多數人此時的心聲。
“比起我們以前的生活,這裡就是世外桃源。所以啊,大家一定要珍惜,知足。”
“誰要是敢來破壞,我們就跟著鄭家,讓他們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