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辟大明,從南洋建國開始

第78章 給這個時代的醫學一些震撼

鄭明沒法解釋清楚:“你只要理解成用老鼠試藥後可用的藥,對人類來說就很合適就行。”

具體的只能以後長年累月的去探索研究了。

錢正妙點頭,自然的認為鄭明說的這些都是他夢中被神仙指點的,不會有問題。

鄭明又給他們說了說顯微鏡要怎麼養護,壞了怎麼更換等等事情。

現在的顯微鏡只是簡單結構的,這已經是鄭明用了不少時間,讓人按照他的意思弄出來了,勉強能用。

以後怎麼改進,也要醫師們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來。

數日後。

時間已經是,十月中旬。

李家的船隊時隔差不多三個月時間再次來到坤甸港。

這次李彥昌和李彥盛一起來的,船隊規模很大,大小船隻加起來有四十多隻。

“明兒,你跟你二叔交接,我去看看幼嫆。”

在碼頭寒暄後,李彥昌想著有孕在身的女兒,去看看她現在的情況。

雖然鄭明說李幼嫆現在很好,但沒親眼看到,李彥昌這個父親怎麼能徹底安心呢。

鄭寬今日不在坤甸,去馬辰港那邊去了,由鄭明來迎接他們兩個的。

此次帶來的人很多,一共有六千七百多人,其中漢人有四千三百多人,包含三千六百多的災民,兩百多買船票下南洋的,四百多買賣來的。

這裡面的災民,是夏天時遭受洪災的人,被李家透過一些渠道弄來的。

其餘兩千四百多人是倭國人,其中八成是之前倭國受災的災民,剩下的是買賣來的。

也就是說,這六千七百多人中大部分都是災民,因此拖家帶口的不少,也有一些老人。

鄭家需要為此花費約十一萬兩白銀。

對於這六千七百多人,鄭明心中已經有安排。

將單著的倭國青壯女子和孩子留在坤甸,學習漢語,唸書。

其餘的人,都送到馬辰去安置。這樣,馬辰那邊人口就能超過一萬了。

人帶了許多,佔用的船隻就多,所以這次帶來的貨物會少一些。

有鐵礦石兩千噸,硝石一百噸,硫磺五十噸,食鹽五十噸,小麥五百噸,菜油五十噸,麻布三萬匹,棉布一萬匹,大豆五百噸,豬一百三十四頭,燧石若干,書籍若干。

合計價值約五萬三千多兩白銀。

大豆,婆羅洲也可以種,只是合適的地方不多,現在鄭家這裡種的大豆多是與玉米套種的,規模有限。

一百三十四頭豬,都是種豬,而且是粵桂兩地買來的大白豬。

這個時代,在大陸,也只有粵桂兩地有不少大白豬,其他地方基本以黑豬為主。

婆羅洲這裡也是以黑豬為主,這種豬長到多大,百斤左右就不錯了,而且生長慢,繁育能力相對低。

大白豬長的快,還長的更大,肉質更好,油更多,繁育多,也適應熱帶氣候。

以後也可以繼續培育新的品種。

鄭家這裡豬肉一直緊缺,有些人養的就是抓些野豬來養,都沒有形成規模。

現在好了,有了這些大白豬,就可以更快培育更多的豬,以後能吃到更多的肉。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