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高洋尤其認識到高殷的屯田策有多重要了,在將濫官與俸祿的事情糊弄過去之後,他又將話題引回高殷身上,不僅誇獎了他的幾個奏程,還將臨漳令稽曄和太子舍人李文思官復原職,給予一定的賞賜。
同時,高洋又對幾個重臣的官位進行調整,以可朱渾道元為太師,司空尉粲為太尉,冀州刺史段韶為司空,高演為大司馬,高湛為司徒,而後又宣佈要在最近修建大莊嚴寺。
做完這些,高洋就匆匆結束了朝議,免得楊愔又追著他問錢的事情。
“唉。”
下朝的楊愔忍不住唉聲嘆氣,面對這轉輪王轉世,楊愔也是佛了,明明他們大齊有著天底下最厚的底子,只要高洋不作孽,好好休養數年,那他們現在就真的可以發動戰爭,攻打周國。
可惜大半的國力丟在了長城上,又在南方失去了一批干將,好在還是吃了梁國不少土地,比如太子提議屯田的石鱉等地,就是梁國動亂時趁機獲取的。
可惜齊國的政策一向是重北輕南,對南方的攻勢不夠,否則現在盡得江南也說不定。
只是高洋也有高洋的難處,想到他被自己的弟弟和母后拉扯,楊愔也覺得難辦了。
還好高洋留下了一個好太子,那孩子只要能坐上皇位,自己就能做他的諸葛亮、王猛,在自己的規劃下,就能扭轉大齊的態勢。
只是想到太子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現,楊愔又不得不狐疑起來,太子頗有壯志。
這對同樣有壯志的自己似乎不是太好的事,得讓太子收收性子。
……
下朝後的高殷回到了涼風堂,繼續處理政務。
不多時,高洋派遣侍者傳來了諭旨,八月的時候,陳國江州刺史沈泰帶領三千多人歸附齊國,這批人被安置在淮南附近,由於高殷提出了淮南屯田策,因此這三千人就交給高殷呼叫。
稽曄、李文思既然官復原職,那空出來的記室之位,高殷打算徵辟盧詢祖。
盧詢祖出身范陽盧氏,始祖為東漢名儒盧植,也是劉備和公孫瓚的老師,自漢末三國兩晉十六國至今,范陽盧氏一直是“聲高冠帶,為世盛門”,帝族之女也要找范陽盧氏成親。
到了盧詢祖祖父盧文偉這一代,他說服了刺史裴俊按舊跡興修督亢陂水利,灌溉良田萬餘頃,無數百姓因他獲利,所以很多人將修復工程委託於盧文偉。
文偉哥是清貧的窮鬼,同時也是善於經營的人,一邊接工程一邊發展自己家的產業,漸漸地致富發達起來。
等到獻武帝於信都建義,文偉哥就跑去投奔,深受高歡喜愛,先後任安州刺史、代理東雍州、青州事務。
文偉哥很會搞錢的同時也很不吝嗇,非常會來事,在哪兒人緣都好,經常和貴人們開宴會,是八面玲瓏的社交恐怖分子,在高殷出生的三年前去世。
文偉的兒子是恭道,死得比文偉還早,由孫子詢祖繼承祖父的大夏男爵位,詢祖懂術數,文章寫得華美,哪怕是在世家子弟裡也是難得的俊傑。
高殷的舅舅李祖勳曾經宴請各位文士,高洋就突然派人來宴會上說茹茹已經被打敗了,你們怎麼不寫賀表呢?他的使者就在一旁等候,盧詢祖是最快完成的,他的文章也寫得最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