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舉一出,下面的黃巾立刻便是噤若寒蟬,就連另外一側稍微有些雜音的漢軍陣列也馬上變得鴉雀無聲。
劉毅滿意的點點頭。
效果不錯。
他繼續說道,“等到五年期滿,發放兩千錢,予以釋放!”
這句話一說完,他就看的下方的黃巾俘虜中有不少人以手掩口,更有甚者直接把拳頭塞在自己嘴裡,防止忍不住驚撥出聲,白丟了性命。
也難怪他們驚訝,因為他們從來沒見過放俘虜還發錢的,而且還不是小數目。
現在一個普通僱工的收入月才六百錢左右,這還是不包食宿的那種,要是包食宿的一個月還不到四百錢。
兩千錢等於直接發了普通人的五個月工資。
其實劉毅定這樣的舉措並不是他錢多燒得慌,而是基於多方面考慮的。
這些俘虜現在身無分文,既沒收入又沒產業,不少人除了有力氣還沒任何生存技能。
如果在勞役過後就這樣放他們進入社會,他們只能成為巨大的不安定因素,其中的不少人走投無路之下會選擇偷搶騙,還有些人會選擇重新找個山溝溝當賊寇,憑空增加很多治安成本。
若是給他們一點錢作為緩衝就會大不一樣,有近五個月的時間,背井離鄉之人有路費可以回鄉不至於去搶,想學手藝的有足夠的時間去學,想做小商販的也有了一點啟動資金。
而且,這些錢他們基本上都會在當地消費掉,還變相的促進了地區經濟。
以後劉毅肯定是會加收商稅的,這些錢就當打基礎了。
但是如果這些人在如此優厚的條件下,還犯了事,那就別怪他劉毅不客氣了!
所以他又補充了一句,“若是釋放後再有作奸犯科者,予以重處!”
然而他的威脅絲毫沒有被下面的黃巾放在心上,他們滿眼熱切,全在等著劉毅說後面幾個路子。
畢竟第一個都這麼好了,後面的肯定也不會差!
劉毅掃視了下面翹首期盼的俘虜一眼,繼續說道:
“其二,參加漢軍,戴罪立功!”
這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參軍者,記功方式等全部都與漢軍等同,但第一年,只得兩千錢軍餉,第二年,只得四千錢軍餉,第三年方可拿足全額八千錢軍餉。”
也就是有三年的轉正期。
其實如果直接說可完全按照漢軍的待遇,那麼肯定會有不少人去選擇參軍,但是劉毅感覺這樣子對應募跟著他的漢軍很不公平。
憑啥這些人打敗仗了加入過來就能享受同樣的待遇,劉毅認為必須要有所懲罰才行。但是這種懲罰又不能太過,比如每天少吃一頓,立功區別對待這種就不是很可取,會影響戰鬥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