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在熱情招待了李房一通後本想留他休息,無奈李房堅持要立即回去覆命,劉毅只好備了些禮物,然後十里相送。
送完李房之後劉毅回到大營,坐在案前看著北海國輿圖陷入了沉思。
李賀這一次的傳書說的很直白。
大體上就是說給了劉毅任命收復地區假令,假丞,假尉的權力,並且表示會幫拖延青州刺史派監察官員和朝廷派正式官員的時間。
雖然劉毅已經在幹這個事了,但是他自己也只是個縣令,任命其他縣令名不正言不順,做起來也有些束手束腳,全靠武力威懾才沒鬧出什麼亂子。
但是有了北海相的首肯就不一樣了。
原本在遇到特殊情況的時候,郡太守、國相就有任命臨時地方官員的權力,這是完全符合規定的。
這樣一來有北海相背書,他的任命起來就理直氣壯,因為這是合法合規的。
至於什麼叫特殊情況?
賊寇暴烈就叫特殊情況。
要是有人問起來青州刺史部為何沒有派人監督,中央為啥遲遲沒有任命正式官員?
抱歉,這不是小小的北海國能清楚的事情。
有了李賀的支援,以後劉毅就不需要口頭任命這些臨時官員,而是派人去和李賀說一聲,自然就會有臨時官員委任文書下來。
雖然只是個出自國相的任命臨時官員文書,那也是朝廷認可的正式文書,只要出自雒陽的任命正式官員的委任狀一天沒到,這玩意就和正式官員委任狀沒有任何的區別。
這幾乎就是在明明白白的告訴劉毅,在北海國範圍內,你打下來的地方,就歸你管。
那麼這樣一來,北海國十八縣,李賀有七,黃巾有六。
而他劉毅有五!
他現在已經是北海國的第三大勢力。
不過劉毅還是有些納悶。
李賀為什麼要這樣幹?
這等於在分自己的權力,是在割自己肉喂別人。
雖然劉毅不清楚李賀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但是這帛書上既然已經沒有任何隱晦的寫著清清白白,還蓋了李賀的私印,就說明李賀確實是真心實意打算這樣做的。
不然李賀不會寫得這麼直白,主動授人以柄。
如果出了什麼問題,有這帛書作為證據,固然劉毅要倒黴,李賀自己也好不到哪去。
劉毅思來想去也沒發現坑點在哪,就毅然決定把這送到嘴邊的肉吃掉,如果這種情況下還畏首畏尾的不吃難道還吐出去不成?
要是真這麼幹了,他覺得自己可以直接歸隱,不要再提什麼理想目標啥的了。
不過,既然打下的就歸自己管,那麼……
劉毅看著他用硃筆圈起來的黃巾六城,差點流出了口水。
他一邊摩挲胡茬,一邊琢磨起來,現在過了秋收沒多久,有充足的糧秣,在入冬前抓緊時間的完全可以再打下幾個縣。
以前他對無妄境沒啥具體的概念,現在自己親自帶著隊伍打了一次之後已經非常清楚了。在這種兩三千人的戰場,多一個無妄境的一方可以按著沒有的一方錘。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