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
劉毅看著太史慈略帶迷茫的顏色,肯定的點了點頭,旋即解釋道:
“其一,近期才發過軍餉,很多將士身上有錢卻被困在營中無法使用,放他們出去休整半日,他們會花去不少,不管是酒坊食肆還是沿街小販,甚至是青樓楚館都會獲得不少收益,有利於地方上經濟發展。”
這......確實如此。
太史慈聞言微微頷首,這是他不曾想過的問題,雖然他沒聽說過最後那個經濟發展一詞,但是還大概明白劉毅的意思。
“其二,將士訓練日久,又歷經數戰,營中枯燥,長期下去猶如不停在繃緊的弓弦,總有一天會繃斷,需要隔一段時間讓他們略微放鬆,張弛有道方能長久。”
“不錯。”
太史慈終於忍不住出言贊同。
“我也發現近期將士們訓練的時候容易倦怠分神,但是一直沒想清楚是哪裡出了問題,只能加強監督,同時和他們一起訓練,以身作則。但即便如此收效亦是甚微。”
劉毅聽到太史慈這麼說不禁在心裡暗暗嘆息了一聲。
這就是平民選手的天生劣勢了。
像太史慈這種平民出身的,基本上沒看過兵書或者只看過一兩本兵書。而大部分的兵書只講如何用兵,至於如何養兵,練兵是完全沒有提及。
如何養兵練兵往往只會是那些將門世家口口相傳,而平民選手就只能透過自己慢慢領悟了。所以太史慈現在敏銳的發現了問題,但是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自然就不知道如何去解決。
他只能自己盲人摸象一樣去摸索,去試驗。
其實本來劉毅也沒想過如何解決這種問題,只不過他可以透過前世的經驗來倒推,既然他家附近的軍營裡面的軍人隔段時間會能出來購物什麼的,那麼自然這個做法是合理的。
他只是從結果倒推出兩個他認為最可能的理由。
劉毅對於手下人沒什麼見識的這個短板已經有了一個朦朧的計劃,打算等到從雒陽回來就開始實施。
“其三。”劉毅收攏念頭,準備把當前的事務先處理完,再定下心來好好思量,他繼續說道:
“這些兵卒們到了酒館食肆、青樓楚館的時候,自然會忍不住吹噓,這件事肯定會被他們拿來作為談資,這可比你下命令要求他們在門口說自然多了。”
劉毅頓了頓,“而且酒館等地人流又多,那些小廝清倌聽聞此事之後又會引為奇聞,會自發的幫我們宣傳。”
他一口氣說完,然後對著太史慈問道:“子義,你覺得此法如何?”
其實哪裡需要問,太史慈現在已經是滿臉,“厲害!學到了......”的表情。
果然,聽到劉毅問他意見,太史慈果然起身,施了一禮:“明廷高見,慈受教了。”
劉毅虛榮心得到了滿足之後就笑眯眯的讓太史慈坐下,隨後他沉吟了一陣,在腦海中反覆斟酌了一下措辭之後,方才笑著開口:
“不過,子義,我也不是迂腐之人,以後類似的事情還是可以和我商量商量的,說不定我這會有更好的辦法。”
他見太史慈聽的頻頻點頭,就把他最後要強調的話說了出來,他此時挺慶幸自己也突破到了無妄境,不然可能和太史慈說這話的底氣都沒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