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加個點

第94章 朝議

這兩名郎官原本一左一後佇立在殿門口,他們分屬虎賁郎和羽林郎,經常排在一起輪值德陽殿。

虎賁郎主要是負責皇宮禁衛,只守著皇宮這一畝三分地,而羽林郎是負責皇家護衛,會跟著皇室成員到處跑。

裡面發生什麼?

他兩對視一眼,心中同時湧起強烈的好奇。

在一般情況下,他們是不會刻意去聽裡面的朝議的,這種事只有剛排輪值充滿好奇心的新人愛幹,老人聽的多了,見多識廣,早就膩歪了,覺得也就那麼回事,有那閒心還不如發發呆,想想下值後去哪戲耍。

現在裡面三公對罵都不能引起他們的絲毫興趣,又不是頭一回,只有打起來才會讓他們注意。

倒不是覺得稀奇,在裡面赤膊掐架的也不少,主要是因為職責所在,裡面要是有人打起來他們是要進去負責把人趕出大殿的。

但是這種轟然的叫好誇讚聲,他們還真沒怎麼見過,他兩那麼多次輪值德陽殿,像如此熱鬧的場景還是上一次盧中郎傳回大破蛾賊的捷報,據說還有一次是蛾賊首領張角已死的奏表,不過那一次不是他們當值。

兩人把頭轉了回來,表面上停止了張望,但卻不約而同的稍稍側了側身子,用餘光瞥著殿內,同時支稜起了耳朵。

此時內裡嘈雜聲漸歇,因為已經開始了“議”的環節,除非要表態參議,否則是不許大聲喧譁的。

頓了十數息,無一人發言。

其實這很正常,一般開始議之後,預設是按品軼從低到高發言,為的就是防止大佬先說了話之後,下面的小官只能把自己的想法憋在肚子裡,阻塞了言路。因此這段時間是留給兩百到六百石的官員發言用的。

但是若非有足夠的底氣,三四百石的小官哪個敢隨便參和到兩千石大員的人事任命裡面去。所以一般的朝議開始冷場一段時間是常態。

正當他們以為這段時間會像以往那樣安安穩穩的過去時,裡面突然有一個聲音響起,他們趕緊的循聲瞄了過去,只見後排一人挺直了身子,跽坐而起,正侃侃而談。

發言的人他們認識,是個宗室,雒陽縣縣令,劉焉。因為是雒陽的地方長官,所以每次常朝必定有他。

“李北海所薦者,劉毅。敢想常人之不敢想,為常人之不敢為,此乃天授之英才,方能以十八騎之力,與七日內連破蛾賊四城。”

什麼!

這怎麼可能!

兩人聽到這裡差點驚撥出聲,旋即皆是嚇出一身的冷汗,要是在這個地方喧譁出聲,估計回去要挨好一頓軍棍。

兩人定了定神,隨後眼色互相一觸,發現對方也是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

他兩發現裡面的話語還在繼續,也顧不上其他,趕緊的收斂心聲繼續側耳傾聽。

“此子慧勇兼備,以寥寥十餘騎破敵近萬,實乃國之棟樑,李北海所表,臣雒陽令焉,附議。”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