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加個點

第96章 臣大將軍進,附議

何進此時心念急轉,原本經過昨天晚上同心腹幕僚的徹夜商議,他已經定下了今日朝議的應對之策。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本來以為定會毫無波瀾就透過的李北海奏表突然就橫生波折。

袁家嫡子突然跳出來表示反對,其實本來在三公級的重臣中,何進身為大將軍不應該率先發言的,但是他心裡十分有數,以他的資歷威望,如果在其他人後面發言只會惹人笑話,所以他一貫率先述議。

但是現在沒有心腹的幕僚可以商議,現在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同那些兩千石一樣,保持沉默。

但是這一條率先被何進否定。

此前他曾暗示過對劉毅有意見,如今保持沉默在楊賜看來其實和反對沒什麼兩樣。

那麼現在就只能發表意見,在贊同和反對之中選一個。

如果反對,那麼很可能獲得汝南袁氏的好感,汝南袁氏,目前可以說是大漢第一世家,三代中出了五個三公級的人物。袁家當代家住袁逢和他兄弟袁隗,一個做過司空,一個剛剛從司徒的位置上下來,袁逢的父親袁湯官至太尉,大伯袁敞官至司空,曾祖袁安官至司空。

這時何等的底蘊!

而若是和這樣的家族搭上了線......

何進越想越覺得有誘惑力,尤其是他現在還徵辟了袁逢的次子袁紹作為幕僚。雖然現在袁紹已經過繼了到了袁成名下,但是袁逢還是對袁紹關懷備至。

有庶子作為紐帶,再加上若是本次在對嫡子示好,很可能就能搭上袁家的關係!

只不過......

何進有些猶豫,根據他手下的調查,據說袁紹同袁術關係不好,而根據目前他掌握的訊息來看,這袁術確實不如袁紹,而且今天這舉動也有些衝動。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站在大殿中央的老者,他的夫子,楊賜。

如果他現在跳出來表示反對,那麼可以明確得罪了楊賜,那麼也就等同於得罪了楊家。

而弘農楊家也不賴,三代中出了三個三公級,楊賜的祖父楊震、父親楊秉均官至太尉,而家主楊賜,前任太尉,現任司空,更做過皇帝的老師。

何進感覺好像太尉這個職位就是為了楊家設定的一般,只要做了楊家家主,就能自然而然的當太尉。

如果為了搭上袁家的關係而去得罪楊家,不僅此前經營數年的成果毀於一旦,還要揹負罵名。

關鍵是,袁氏會為了他一個外戚,而且得罪同樣的頂級世家楊氏麼?

何進心裡十分清楚。

不會。

他是楊賜的弟子,弟子若是公然與老師唱反調,如果是世家子或者是儒生,要是運作了好,或許還會得到一個“忠君不畏師”的名聲,然而他是外戚!要是真這樣幹了,以後就不要想往世家圈子裡面湊了。

袁家不可能為了一個叛師的外戚出頭。

何進突然想到了一點。如果沒有把握,楊賜怎麼會一上來就提這件事,現在可只是袁術一人反對,不是袁家反對,並且袁家的其他人的舉動也很異常!

而且,那劉毅似乎是東海恭王之後,若是楊賜把這一點丟擲,以皇帝的秉性,即便是袁家反對也於事無補。

既然反對無用,還不如向楊賜賣好,進一步鞏固關係!萬一能在弟子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被其收為入室......

他忍不住嚥了口吐沫。

至於會因此得罪了袁術,何進倒是沒把這個當回事。只要不是整個袁家,區區一個袁家子他還不放在眼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