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加個點

第75章 劉毅的大膽計劃

“不錯。”

劉毅點了點頭,但是他沒有直接說他叫回太史慈的原因,而是轉而問了太史慈另外一個問題。

“子義,你覺得,黃巾另外四縣,同樣收到徐和命令的可能性有多少?”

同樣收到徐和命令?

太史慈聞言沒有立刻回答,他盯著眼前的桌案沉思了半晌,隨後才凝聲答道:

“八成!”

“至少有八成!”

說完,他不待劉毅追問,就自己解釋道:

“從徐和給昌安,夷安兩縣的命令來看,他很清楚無妄境的威力,也知道只憑借他佈置在北海諸縣的兵力根本就無力抵禦我們的進攻。”

太史慈頓了頓繼續說道:

“而他應當不能確定昌安和夷安是否一定能夠順利撤到安平縣,若是順利撤回,聚集三縣兵力自然是可以勉強抵擋,但若是不順利,肯定還是會繼續後撤。”

劉毅聞言微微頷首,他忍不住出聲贊同:

“不錯,要不是他無法肯定我們是會繼續進攻,還是停步休整消化。說不定都已經直接下令放棄幾城,將兵力集中到某一個縣當中了,而不是要求派人監視我們的動向,發現我們要進攻的時候才開始搜刮撤退。”

劉毅手指敲了敲桌案,問了一句,“子義,那麼徐和用瞭如此毒計,你可有辦法化解?”

化解的辦法……

太史慈聽到劉毅發問,一時間陷入了沉思。

大軍一動,敵人必定可以探聽到動向,夷安之戰只是僥倖不可複製,而且安平等地此時應當也接到了訊息,肯定有所防備,必然已經佈置了很多眼線。

軍隊出征的行進速度很慢,學習明廷先行出征再輕騎追擊也並不可取,有了教訓之後敵人很可能分散撤退,我和明廷最多也只能追上兩路……

而且大軍一動,不管成與不成,百姓必然要遭殃,但若是不出動大軍,又無法攻下城池……

太史慈想了半晌,在腦海中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想法,但是很快又被他自己否定,他沉默了良久,最終苦笑一聲,說道:“明廷,慈無能,未曾想到良策。”

其實太史慈也還是想到了一個,就是全用騎兵去進攻,這樣即便是有探子給黃巾回報訊息,給他們黃巾準備的時間也很短,肯定來不及搜刮百姓。

他猜測劉毅叫他把大隊騎兵帶回來的用意可能也是如此。

但是這樣劉毅幸苦培養起來的騎兵就會死傷慘重,這種下下策他實在說不出口。

而劉毅見到太史慈搖頭承認自己無計可施,不由暗自得意。

哈哈,你太史子義也有不行的時候……

劉毅把自己關了四個時辰,愣是給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這個辦法劉毅一開始也沒有考慮過,是被逼無奈的時候忽然想起來,歷史上似乎發生過好幾次這樣的真實案例。

換了一個思路之後劉毅豁然開朗,他仔細推敲琢磨一番,發現這個辦法極為可行!

劉毅盯著太史慈說道,“子義,攻城其實不一定要很多人,只需你我二人,至多加上十數親衛便可。”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