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他們可以堂而皇之地對“序貫式雙肺移植”說不。
因為病例數不夠、沒有普遍性、術後指標不明確等等……
在醫學中,很多時候“明確”是大於一切的。
幾十年來探索出來的“肺移植的明確臨床經驗”,就大於“序貫式雙肺移植巨大但未知的優勢”。
然而,今天這篇論文一出,所有質疑都將煙消雲散!
你說病人的數量不夠?
那就做三十二臺手術,而且還是來自全國各地、病種不同、病況不一致的病人!
你說楊萱恢復得快,只是因為楊萱是特例?
那許秋就列出這三十二個病人從圍術期到出院的所有資料!
當然,最後幾天的病人目前還沒出院,但……僅僅是這之前的資料,就已經非常驚人了!
“有人恢復得比楊萱還要快?”
“……這肺功能認真的嗎,比我還要好!”
“……”
全場漸漸鴉雀無聲。
慢慢的,有人放下了手裡的論文,看向杜崇嵐的眼神有些意味深長起來。
最後等所有人都看過來後,杜崇嵐才笑了笑,道:“各位,還打算死守舊時代的陣地嗎?”
“……”
沒有人回答,眾人都低下頭去,表情是難以言說的糾結與複雜。
看到這個結果,杜崇嵐心裡就有數了。
他拍了拍桌子道:“給各位報個信就差不多了,我接下來還要去一趟阜外,你們自便。”
“去阜外?”有人霍地抬起頭,像是想到了什麼。
其餘人也很快反應了過來,頓時就有些面面相覷了。
阜外也有一位老教授,雖然不是肺移植領域的專家,但卻做過肺移植,而且對方在心外科的地位極高。
也因此,他也經常來參與肺醫學界的各種大會,並且直接參與決策。
杜崇嵐這時候要去阜外……難不成是想遊說對方?
如果真能得到那位侯教授的同意,這事兒可能真就暢行無阻了!
不過,這些念頭也只是一閃而逝。
那位侯教授是個老頑固,而且只相信自己的一把手術刀,不太可能被杜崇嵐三言兩語、拿幾篇論文就說服!
想到這,眾人頓時就安心下來。
……
出了醫院,杜崇嵐不由得想起會議室裡那群專家的表情,臉上多了一抹鬱色。
他們終究只想守自己那一畝三分地。
但,一想到許秋的序貫移植,想到那論文呈現出的不可思議的術後指標,杜崇嵐就忍不住欣喜。
——這滾滾大勢,豈會因某些人的阻攔而停下腳步!
“只要能讓侯從軍鬆口,那很多人就會變成牆頭草,我就能拿到足夠透過表決的贊成票!”
杜崇嵐上了專車,不多時就停在了阜外院門口。
他下了車,徑直往心外科走去。
路上,卻看到了一個眼熟的人。
“她是……”
看著醫院住院部門口一道靚麗的年輕身影,杜崇嵐總有種眼熟的感覺。
皺了皺眉,他終於想起來了,這不是跟在許秋身邊的小師妹?
這小姑娘怎麼來阜外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