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正好撞到了正在給病人做檢查的許秋。
“這麼早就醒了?”斯蒂芬有些詫異,不是說做完手術就睡覺去了嗎?
許秋剛給楊萱聽診完,聽到這話點了點頭:“六個小時,睡夠了。”
“你不是做了手術……”
剛說完這話,斯蒂芬就好像被扼住喉嚨一樣說不出話來。
旁邊的小護士低聲嘟噥道:“許醫生兩臺手術就做了兩個小時,到現在肯定休息夠了嘛……一會兒還要繼續排手術呢。”
斯蒂芬臉皮有點抽搐。
這是人嗎,平均手術時間真就只有一個小時?
這一刻,他感覺他八小時熬了四臺手術一點也不香了。
斯蒂芬也不想自討沒趣,於是轉而看向了病人,見對方結束聽診就要站起來,便問道:“現在是測試能走幾步?”
當初在學術論壇時,他就見過楊萱。
當時的楊萱已經能走路了,按照時間推算,現在應該也差不多?
但許秋平靜地搖了搖頭,道:“做六分鐘步行試驗。”
“???”
聽得這話,斯蒂芬直接就傻眼了。
不是,病人術後才多久,你就開始六分鐘步行試驗了?!
所謂六分鐘步行試驗,說白了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步行6分鐘所透過的距離長短,藉此可以判斷心功能強度。
當然,它同時也可以作為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移植術後運動能力的重要指標。
一般而言,肺移植病人術後都要循序漸進地訓練,遵循著“臥位、坐立、站立、行走”的順序,而氣道管理/呼吸功能訓練,也從序貫輔助通氣,到自主呼吸、深呼吸等強化吸氣肌的康復方式,慢慢地重建呼吸模式。
業內沒有統計過到“行走”這一步需要多久,但通常都是以星期為單位的,能在一個月內抬腿走路就不錯了。
但楊萱……竟然直接快進到了六分鐘步行試驗?
這就相當於,別人家的病人還在爬,你家楊萱開始起飛了?!
“不……也許走不了多遠,就是個測試而已?”
斯蒂芬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他跟著病人來到了六分鐘步行實驗的起點。
病房長廊,地面有明亮的粉色條帶標記,每隔三米就有距離提示,出發點和終點都有明確提示,一個來回就算是六十米了。
“準備好了嗎?”許秋問道。
楊萱緊張地點了點頭。
許秋見狀,安慰道:“不用太快,你覺得受不了就減慢速度,或者停下來都可以。”
楊萱看了眼斯蒂芬。
如果這看著就像是找茬的老頭沒來的話,她可能就放水了,但現在……絕對要給許醫生掙一個面子!
“準備好了許醫生!”楊萱聲音響亮,一點也不像剛做完肺移植手術的病人。
小丫頭顏露也站在旁邊,滿眼的激動和喜悅:“媽媽加油!”
許秋這時才道:“開始吧。”
話音落下,楊萱邁開腳步,沿著粉色標識帶快步行走,而護士也在她抬腿的瞬間按下了計時器。
噔噔噔——腳步聲迴盪在走廊上,斯蒂芬眼睛都瞪大了……這是什麼鬼速度,後面是有頭熊在追你嗎?!
蔣建明也一臉的錯愕與難以置信。
某一刻,他甚至懷疑許秋是不是故意換了個健康人來做步行試驗……這速度認真的嗎?
呼呼呼——沒多久的功夫,楊萱就揮舞著胳膊完成了一個來回的步行,給許秋和女兒投了一個“看我的吧”的眼神,又流暢地轉身,速度竟然又提了一些。
而這時,剛結束完手術、頂著雞窩頭的楊新年突然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