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來到外面,還在想著剛才發生的事情。
如今沒有任何情緒的影響,朱高煦的腦海風暴狂湧,徐妙雲的那番話,讓他感覺無比的奇怪。
趕他出去就算了,還不讓他回大明,尤其是死後更是不允許他回來,還特別叮囑。
這說明徐妙雲恐怕知道些什麼,他那時返回大明,有性命之憂?
朱高煦很清楚徐妙雲如今的病情並不輕,只是一直吊著的,而以往徐妙雲對他的種種,從記憶中他能知道,絕不會是假的。
如今徐妙雲這樣,朱高煦只覺得有很大的蹊蹺。
至於為什麼這麼做,朱高煦能夠想到的,就是為了大明,為了他與朱高熾,為了他吧?
朱高煦也有些不確定,畢竟只是這麼一個現象進行推理,他能想到的,也有限。
因為什麼可能性,都可能有。
“無論如何,就當你是在為我著想吧。
歷史上有名的賢后,我相信也不會太差。
等我去了安南,若是到時系統有治病的藥,若是時間還趕得及,倒是可以試一試。”
讓他早點離開大明?
不用別人勸,他自己都想早點離開。
繼續留在大明,除了浪費時間,朱高煦找不到其他留下來的理由了。
來到奉天殿,朱棣坐在上方龍椅,彷彿就是在等他一般。
“爹,我來了。”
“你來了啊,我在等你,去見過你娘了吧。”
“嗯,已經見了,剛從娘那裡過來,她讓我早點過來,早些離去。”
朱高煦看著朱棣,對於這位赫赫有名的永樂大帝,這是第二次切身看見了。
感情沒有,對朱棣的敬佩,倒是有一些。
不過這個敬佩,也是客觀存在的,即便是朱棣對他去往安南的事情阻礙,也依舊不妨礙他確實敬佩朱棣。
因為明朝,確實是在永樂一朝達到巔峰的啊。
可惜朱瞻基這個蛐蛐皇帝丟了太多大明的疆域,還是主動丟的,內政處理同樣也差。
武不及朱棣,文不如朱高熾,偏偏還生了一個土木堡戰神出來,大明不僅衰退,就連皇權,也因為朱瞻基為了享受增加了宦官與內閣的權力導致被分解了太多。
大明的宦官與內閣,在永樂時期,根本就沒有什麼份量,哪怕是內閣,同樣沒有什麼權力,大明的皇權在朱元璋與朱棣兩個時期,是最巔峰的時期。
無論文治還是武功,朱棣做出來的都有不小的貢獻,永樂時期可不是所有的國事,可不是單單就靠著朱高熾這個太子呢。
上方的朱棣看著朱高煦從容的神情,那眼神中的敬佩,儘管依舊想不通,朱棣也沒有再去想。
起身來到朱高煦近前,近距離的看著自己的次子,朱棣心中明白,朱高煦是真的改變了,與以往不同了。
“老二,你當真決定好了嗎?現在回心轉意,還來得及,一旦詔書下達,可一切都晚了。”
“爹,不用勸了,我決心已定。
此次去安南就藩,除了正好達到朝廷的目的,我也想為大明做一些貢獻。
我留在大明,肯定要和老大爭,爹您應該清楚才是,到最後,大明亂不亂是一方面,我與老大,恐怕也無法並存。
我也想了很久,想了很多,如今老大是太子了,再爭下去,也很難爭到,誰讓我是老二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