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心中都在疑惑,今天的朱高煦,很不對勁,因為之前都沒有這樣‘溫柔’的對待過他們,如今突然而來的‘溫柔’,反而讓這幾人很不適應。
朱高煦看著三人的樣子,愣了一下,片刻就知道原因了。
一時他都不知道該怎麼說,這個原身打仗猛是猛,但御下,還是粗魯了些。
朱高煦沒有去解釋,緩緩開口。
“你們不必緊張,叫你們一起來,是有要事給你們說。
皇上要準備對安南用兵,本王已經向皇上請命領兵前往,雖然皇上暫時還沒有答應,但本王勢在必得,也是必然會去的。”
“王爺,既然要去打仗,那末將就去準備王府的兵馬,跟隨王爺一同前往!”
王斌與靳榮兩人直接驚喜出聲,出去打仗,這事他們熟啊。
至於朱棣還沒有同意?
在他們看來,遲早的事情,只要朱高煦開口了,其他人誰有資格和朱高煦爭?
朱高煦沒有出聲,看了興奮的兩人一眼,隨即看向李定榮。
此刻李定榮卻是神情糾結,彷彿在猶豫一般。
“定容,有什麼話,你只管說來便是,無論說什麼,本王都不會怪罪。”
朱高煦心頭感慨,從記憶中他知道,李定榮的能力其實不低,為朱高煦貢獻了不少計策,只是嘛,大部分都被朱高煦給否了,朱高煦主打就是一個,幕僚我得有,但我就是不聽的任性。
而且因為朱高煦本身就是個武夫,對於李定榮這樣的文人,平日裡也沒有多少尊重。
朱高煦還能說啥,真就是弄了一個能力不差的回來,培養成自己的心腹,然後又不用,純粹為了充當門面唄?
典型的看著朱高熾與朱高燧都有,自己不想甘於人後,朱高煦都佩服原身這個腦子了。
李定榮看著朱高煦滿臉平靜與從容,甚至還主動寬慰起他來,心中更是震驚。
但隨即也不再去想,他本是一落魄書生,朱高煦在靖難時救了他以及家人,李定榮從此就跟著朱高煦。
哪怕朱高煦後面逐漸對他有些疏遠了,他也沒有絲毫在意,依舊幫著朱高煦打理王府。
“王爺,若是您親自領軍前去攻打安南,此事先不論皇上是否同意,但對王爺而言,有利有弊。
利則是王爺透過此戰,再次與舊部聯絡,增進感情,並且可以取得大功,軍中的威望更大。
但弊端同樣也在這裡,王爺您在軍中的威望太高了,之前的舊部如今被皇上拆分,分散在各地。
若是再立新功,皇上將封無所封,並且王爺的威望以及在軍中的影響力,還會進一步加強。
如今皇上本就對王爺有所提防,過後恐怕王爺只能去往藩地就藩,才能略微打消皇上的猜忌之心。
對王爺而言,弊大於利,還請王爺儘量不要前往,以免更被皇上猜疑。”
李定榮說完,直接跪在朱高煦身前,他這番話,說白了,已經是有挑撥天家之嫌了。
李定榮也知道自己說的這些話有多危險,只要朱高煦想,他以及他的家室,都會死。
但李定榮依舊這樣說了,不僅是因為如今朱高煦的改變,讓他看見了一絲希望,更是因為他這條命,以及他的家人,本來就是朱高煦救的。
對於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他而言,如此恩重如山,他自當以命相報之。
李定榮看得到朱高煦這樣做了之後會面臨的危險,他必須要提醒,更要勸誡,這是他作為朱高煦的幕僚,應該做的。
朱高煦看著李定榮,心中很是滿意,能夠說出這樣的話,可見李定榮的忠心了。
朱高煦隨即將李定榮扶起。
“你為我幕僚,為我出謀劃策,又何須下跪?以後不可這般了,我說過了,無論你說什麼,我都不會怪罪。”
“你分析得很好,不過也不對,因為本王想以安南為藩地,去往安南。
你們,願意跟隨本王一同前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