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在大漢這樣的兵鋒之下,但凡有野心,想要跳的人,也得掩藏在暗中,不敢冒頭。
但這些是必須要建立在大漢有足夠的錢糧,用在百姓上,不然不管他對外多麼強大,但內部肯定不穩定。
而李定榮聽著朱高煦這句話,直接整個人都愣住了。
他什麼時候說大漢有這麼多錢糧了?他們帶來的錢糧,以及朱棣給的,朱高煦心裡就真的沒有一點數?
尤其是剛才張輔還在的時候才大致談好的,結果他就說了徐妙雲這麼一件事,變化怎麼就這麼大了?
李定榮回過神來,已經全然沒有了剛才的鎮定,哪怕他一直以來都是無比穩重的人,此刻都急了。
畢竟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已經出來立國大漢了,要是這條路再走不通,朱高煦就真沒路可以走了。
“王爺,對外出兵擴大大漢疆域臣是贊同的,但絕不能是現在啊。
如今大漢初立,大漢百姓人心未附,如今錢糧本就不足,若是王爺持續對外用兵,別說安置百姓,發展民生,,就連大軍所需的錢糧都不足。
尤其是大軍征伐之後,打下來的地方也需要治理,大軍傷亡還要發放撫卹,大漢官吏的俸祿也要發放,還要再發展民生。
如今根本就沒有那麼多錢糧,一旦這樣做,王爺,大漢必然窮兵黷武,漢武帝晚年時期大漢的慘狀,恐怕會在如今的大漢國再次重演。
甚至這一跡象更為強烈,因為如今的大漢人心都還沒有歸附,到時大漢國之地,必然烽煙四起。
還請王爺能夠適當收斂好戰之心,如今的大漢國,不宜征伐!”
李定榮跪在地上,直接開始了對朱高煦進行勸諫,態度無比的堅決。
這些話別人不敢說,但他敢說,他也不怕朱高煦殺了他,大不了就當報恩了。
他絕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朱高煦這樣將自己的未來葬送,他更不想看見初立的大漢就此走入深淵。
朱高煦看著李定榮,並沒有半分生氣,相反,他心中無比的欣慰。
李定榮的能力在他看來是比不上明初的李善長、劉伯溫這類人的,但他對李定榮卻是非常的喜歡。
這個喜歡,不僅僅是因為李定榮的忠心,更是因為李定榮的這份魄力,敢對他說這些。
而且還是沒有半點私心,全心全意為他,為大漢著想。
這樣的人,朱高煦怎麼能不喜歡?
朱高煦很清楚,他自己並不是聖人,並不是永遠不會犯錯,只要是人,難免會有出錯。
在那時,李定榮這樣的人,就曉得難能可貴。
朱高煦親手將李定榮扶起來。
“定榮,你先聽本王說,對外的征伐,這點沒有任何轉圜之地。
但是錢糧不足的問題,也必須要解決。
聽聞之前安南的官紳富得流油,安南的錢糧,絕大部分都集中在這些人手裡。
若是將這些人的錢糧拿出來,那是不是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