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人在永樂,發揚靖難

第57章 朱棣與朱高熾的夜談,承諾(求首訂!)

朱棣聽著朱高熾說的這些,起身將朱高熾拉到自己身旁坐下。

朱高熾當太子也有兩年多了,做的事他都看在眼裡,朝中許多事務,也確實都是朱高熾在幫著他打理。

如今的內閣,可還不是宣德時期以及宣德之後的內閣,現在的國事,基本都是由皇帝在親自處理,然而朱棣處理的都是他看重的大事,其餘事務,大小都是朱高熾在操持著。

朱高熾的身子骨本來就是三兄弟裡面最弱的,因為處理國事感染過風寒,他也清楚,想著這些,朱棣也感慨朱高熾這個當大哥的,其實也不容易。

“臭小子,這幾年辛苦你了,你付出的,我都看在眼裡。

現在大明天下有些起色了,各地的官吏也逐漸穩定了下來,這裡面,都是你日夜操持國事,辛苦做出來,我很欣慰。

你明白身上的擔子就好,身為太子,不能有絲毫懈怠,希望你能一直記住這句話吧。”

“爹,我都記著呢,身為朱家人,這是朱家的天下,我自然應當全心全意去做,並且做好。

今天的事,其實我是真心那樣想的,老二在外面做得挺好的,尤其是在大漢做出來的那些事,我這心裡都很是震驚,若是換成我,我恐怕是做不到老二那麼優秀。

如今大明缺少人才,老二有能力,我真希望他能回來,也不用在外面吃那些苦,讓老二將自己的能力用在建設大明上。

至於太子這個位置,其實老二沒有做過,他是不知道,是真的不好做,沒日沒夜的操勞,數不清的國事,但凡歇息一會,奏摺又能堆出來不少。

老二若是有能力,爹您無論讓誰做,我心中都沒有絲毫怨言,但前提老二得有能力。

我跟爹您說這些,並非是我矯情,而是我心中最為真實的想法,想當初我們三兄弟還是和睦的,如今也只是有些小矛盾,我這個當兄長的,哪有跟自己的親弟弟計較這些的?

爹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朱高熾真情流露,其實他現在是真的希望朱高煦能夠回來,朱高煦現在在外面弄出來的那些,他看得是真的難受,他是真怕哪天朱棣跟著發瘋。

至於讓朱高煦回來後會不會對他的位置造成威脅,如果是他剛當太子那會,他確實有些放心不下,朱高煦的勢力太大了,有這麼一個弟弟虎視眈眈,他是真的壓力山大。

但如今做了太子兩年多時間,他自己的根基也穩固了,加上朱高煦這個人的脾氣,他一清二楚,對付朱高煦,他真不覺得有什麼難度。

再說直白點,他都不用去和朱高煦爭,有時候朱高煦自己都能把自己玩進去,他反而還得跟朱棣來求情,反而讓他心累。

不是他吹,如今朱高煦與朱高燧綁在一起,都不行,他這兩個弟弟,一個打仗確實厲害,他說句佩服,但也只會打仗了,一個更是隻會玩一些上不得檯面的。

加上他對朱高煦與朱高燧的瞭解,簡直手拿把掐,還不如在眼前,省得朱棣有事沒事的找他麻煩。

有朱高煦在,他都能少不少煩心事。

朱棣聽著朱高熾的這些話,心中格外的欣慰,哪怕朱高熾說得有些大了,但他是相信朱高熾是能夠容得下朱高煦的。

朱高熾如今的位置已經是穩固了,有著文官的支援,加上嫡長的身份,只要自身不犯大錯,朱高煦是真的沒有機會。

而朱高煦在軍中的影響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逐漸降低的,那些勳貴,說到底還是大明的勳貴,並不是朱高煦的勳貴。

“老大,你能有這樣的想法,我很高興,我和你娘,最擔心的就是你們兄弟不和,你要答應咱,不管到哪一步,手不能沾至親的血。

這點你要給我記在心裡,你是老大,天下以後都將會是你的,對你那兩個不成器的弟弟,寬容些。

尤其是老二,他的性子你也知道,管束好就可以了,我和你娘,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和老二了啊。

如今你能這樣想,你娘聽後,也會高興的,回去後,去找你娘說說話。”

朱棣拍著朱高熾的肩膀,他想要的,其實就是朱高熾的承諾罷了。

他在的時候,朱棣有信心能夠讓三兄弟安分下來,但他總有沒了的一天,這一點,朱棣看得很是淡然,也很清楚。

雖然有著朱高熾的承諾,也未必就一定可以避免,但至少這個承諾,可以讓他安心,可以讓朱高熾有所顧忌。

朱高熾點頭應下,他本身也從來沒有想過對朱高煦下死手,因為他有能力能夠解決,留著朱高煦,既能彰顯胸懷,還更會對比出他與朱高煦的不同,他又何必要去製造殺孽?

朱棣見狀,臉上的溫馨頓時消失不見,氣氛也頓時變得沉重。

“老大,我問你,如今老二在大漢國所行的攤丁入畝,大明是否可行?”

朱高熾感受朱棣炙熱的眼神,心神也很快轉變過來。

朱棣的畫風突變,他都已經適應了,朱棣的疑心,他也早就知道了。

朱高熾基本沒有思考,當即開口,這件事他在大殿的時候就已經想過了。

“爹,若是從長遠來看,攤丁入畝確實不失為良策,但如今已經錯過了實行的機會。

北地原本人口稀少,其實是可以優先實行的,實行起來有難度的,是在南方。

但如今隨著朝廷往北地遷移人口,如今哪怕在北地實施同樣面臨不小的困難。

尤其是瓦剌現在對大明北地虎視眈眈,蒙古餘孽覬覦中土之心未死,大明的百姓現在過得依舊艱難,現在大明最為需要的是穩定,而非動亂。

待大明解決了北方的瓦剌與韃靼,休養生息數年,國庫充盈,官吏充裕,能夠分出時間與精力做其他事,到時爹若是真的已經下定了決心,可以嘗試開始實行此策。”

朱高熾心頭暗歎,他一直擔心的就是這個,結果還真的來了。

攤丁入畝這個政策,他也覺得好,畢竟這是有利於朝廷的,只要有利於朝廷,哪怕這是朱高煦提出來的,他也不會在乎。

但現在這個時機就很尷尬,北地剛填充人口,因為朱棣有遷都之心,大明已經遷移了上百萬人口了,而且這個人口遷移還在繼續,未來還要向北地填充兩三百萬人。

加上如今大明又在四處用兵,天下各地還有造反發生,尤其是浙西之地,五年不到的時間,發生了兩起大規模叛亂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